持续完善运行机制 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解困纾困工程

时间: 2023-03-20 08:35   来源:中国社会报

甘肃省定西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振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甘肃省定西市委、市政府从2022年开始集中4年时间,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城镇困难群众解困纾困工程。在去年开展试点调研、全面排查摸底、厘清困难类别、理清基本思路、制定实施方案、高位推动落实下,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解困纾困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是全市实施解困纾困工程的第二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定西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完善运行机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解困纾困工程。

目标任务更加明晰。在去年解困纾困工程推进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解困纾困范围标准化、落实项目化、运行机制化的“三化”要求,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定西市对解困纾困工程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今年1月28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定西市城镇困难群众解困纾困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六大工程”,即“就业保障”“兜底保障”“应急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住房保障”,进一步明确了解困纾困的目标任务,即“一增三有四保障”,“一增”即收入稳定增长;“三有”即有健康安全饮食、有四季换穿衣服、有基本生活开销,“四保障”即就业、就医、就学、住房有保障。

对象范围更加精准。进一步明确了解困纾困工程的五类群体:一是符合城市低保、特困供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持有本辖区城市户籍的常住城市居民;二是持有本辖区城市户籍、常年生活在户籍所在地的低保边缘人口,即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城市低保标准1—1.5倍之间、财产状况符合低保条件的群体;三是持有本辖区农村户籍、常年或因学因病阶段性生活在城区已纳入农村低保和符合农村低保条件,但由于常年不在户口所在地生活、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困难家庭;四是因病自负费用较大、因病负债累累、因病无力支付就医费用以及就医费用超出家庭年总收入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低保边缘以外的特殊困难家庭;五是因病因灾因疫因突发意外事件、刚性支出较大、无法联系家人、无力负担或支出较大导致阶段性生活困难的本辖区常住居民和其他流动人口。

方法步骤更加科学。整个工程从2022年1月开始,到2025年12月底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运行的解困纾困体系。在去年夯实底子、稳步推进、取得实效的基础上,今年分四个阶段持续深入推进。制定完善实施方案(2023年1月)。县区在2023年2月底前制定出台县区的实施方案。成立城镇困难群众解困纾困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配套政策(2023年1至6月)。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能改即改、限期整改的原则,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配套政策。夯实基础建立台账(2023年1至6月)。分类建立“以小区楼院”为基本单位的解困纾困对象台账,夯实基础底子,做到实际人口、表册卡、台账三统一。全面落实政策(2023年1至12月)。按照“六大工程”任务,全面落实解困纾困政策,实现应解尽解。

保障措施更加有力。建立“月统计分析、季考核研判、定期调度推进”机制,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落实四级书记责任。实行市委、县(区)委、乡镇(街道)党(工)委、村(居)委四级书记负责制,协调解决解困纾困工程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保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强化部门衔接配合。涉及解困纾困的职能部门,成立专班、指派专人、同步跟进解困纾困工程推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解决城镇困难群众“卡脖子”问题的配套政策;加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衔接配合。聚集社会参与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解困纾困,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力度,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大追责问责力度。严查在解困纾困工程任务落实中支差应付、敷衍了事、浮在上面、弄虚作假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做到查处一个、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确保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