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 洁 正月初四,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的三孝口社区食堂就照常营业了。中午时分,不少老年人过来用餐。老主顾杜大妈说:“几天没来,就想着这碗冬菇鸡饺。过年期间他们还营业,真是方便了我们这些老年人。”这个食堂是三孝口街道和合肥百年老字号刘鸿盛合作的老年食堂,提供多种合肥本土特色小吃以及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价格优惠的营养套餐,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人9元一餐,空巢、孤寡及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等困境老人6元一餐,80周岁以上的困境老人3元一餐。 一碗热汤、一盘家常菜是寻常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为有效解决老年人做饭不安全、吃饭不方便等问题,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积极推行老年助餐服务“暖民心”行动,形成了“集体配送+送餐入户、党群服务中心+养老助餐、养老机构+养老助餐、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养老助餐、机关单位食堂+养老助餐、慈善赞助+养老助餐”等多种模式,实现了养老助餐服务多元化发展。 志愿送餐队,送餐也是探访 “孟大爷,饭来了!”话音刚落,一辆印有助餐服务标识的电动三轮车停在了长丰县义井镇徐巷社区90岁独居老人孟祥周的家门口。身着红马甲的送餐员李亚熟练地从车厢的保温箱里拿出写有老人名字的饭盒递给他,里面是热乎乎的三菜一汤和白米饭。每次提到送餐的事,孟大爷就竖起大拇指夸赞:“爱心送餐队的志愿者天天为我送饭,真是贴心!” 2022年以前,徐巷社区虽建有食堂,但没有开展送餐服务,服务范围受限。为了让更多的孤寡、病残、空巢老人能吃好饭,徐巷社区开始筹划送餐服务。没有送餐员,社区“两委”和党员顶上;没有送餐车,就找来了两辆电动三轮车;没有饭盒,就链接爱心企业赞助每位老人两个保温饭盒……2022年5月起,每日三次、分两条路线为社区重点老年群体送餐上门的服务正式启动。徐巷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苏娟说:“我们‘承包’了老人的一日三餐,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农村老年人吃饭早,为了配合他们的时间,送餐员需要早上5点钟起床,先到社区食堂打包好饭菜,保证6点前送餐到家。中午11点左右送午餐、下午5点左右送晚餐,一趟下来至少要一个半小时,一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四五个小时。“尽管忙碌,但每次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容就觉得很值。”陈苏娟说,“有一次下雨,我出发晚了,到一位老人家的时候,看到她守在屋檐下等我,当时我特别自责,怎么能晚呢。后来,无论多忙,我们都准时送餐到家。” 在党员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有留守妇女,有返乡的青年人,还有退休的老同志。60多岁的徐志林就是退休后主动报名加入送餐队伍的,他说:“退休后能发挥点余热,我觉得特别有意义。”随着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提供的餐饮花样也多了起来,端午节给老人包粽子、腊八节熬腊八粥等等,获得了老人的称赞。 现在,社区食堂的送餐服务声名在外,平均每天要送四五十份。订餐方式也很便捷,每天送餐员都会问老人第二天是否订餐,或者老人自己打电话预订,在外打工的儿女也会在村委会微信群里为老人报餐。一人一天25元的标准,个人仅需承担12元,不足部分由相关养老项目补助、镇村财政补贴、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运行至今,基本可实现收支平衡。”陈苏娟介绍,“志愿者在送餐之余还陪老人拉家常,我们相当于一天三次上门探访,老人有什么需求马上就能知道。送餐成了我们社区党支部和群众天天见面的党建活动。” “中央厨房”,饭菜烹出幸福味 “今天这个娃娃菜看着不错,再加上两个鸡腿和一份炖白菜。”“我要个红烧鱼块,再来个鸡蛋炒西红柿和烧青菜。”“红烧鸭给我来一份,再加上炒豆干和青菜。”2月9日中午11点,在肥东县中心区域的中央厨房里,家住附近城南社区的陈景平、孙芳忠和崔雪仓三位老人相约一起来就餐。自2022年11月中央厨房开始运营以来,他们每天都准时来。 “这里的鸡腿很好吃,肉煮得特别烂而且不油不咸。一顿饭只要10元钱,扣去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自己花费不到5元钱,再实惠不过了。”80岁的困境老人孙芳忠评价中央厨房的饭菜,一荤两素一汤一饭,既能吃饱又能吃好。而94岁独居老人陈景平的口味比较清淡:“我平时吃饭很糊弄,在这里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而且菜品还丰富,口味非常地道,我很满意。” 据中央厨房的工作人员李杰介绍:“中央厨房为周边分散供养的特困、低保、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人的吃饭难题。同时,也为社区居民提供就餐服务。”每天过来用餐的享受助餐补贴的5类老人有近20位,还有几位老人因身体原因需送餐上门。“在听取老人们就餐意见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4荤6素2汤的菜单,供不同需求的老人食用。所有食材都是大型超市配送的时令菜,质量有保证。” 中央厨房是肥东县养老助餐服务的一个缩影。2022年,肥东县民政局按照“养老机构+养老助餐”“社会餐饮企业+养老助餐”“机关单位食堂+养老助餐”的模式,在全县布点99个养老助餐点,按年龄对困难(低收入)老人提供三档补贴,每人一卡。同时,在解决困难(低收入)老人就餐的基础上,也为其他有就餐需求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县民政局还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协调,对老年助餐服务点严格落实“六公示”制度,为服务人员办理健康许可证、定期对助餐点进行安全卫生检查,有效保障老年人用餐安全。 在中央厨房的发展规划中,配送服务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牌坊乡老年食堂参考中央厨房的设置,开始了为全乡各社区助餐点实行配送试点,即由乡老年食堂根据各社区每天上报的用餐人数进行定人定量制作,统一送到社区后再点对点派送。肥东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负责人周海欧介绍:“这种模式既减少了社区助餐点用工难的问题,又能在落实惠民政策上统一标准。”2023年年初,肥东县民政局继续协调店埠镇政府,利用新建成的住宅小区养老用房吸引第三方餐饮企业加盟养老助餐服务,推广中央厨房模式,更好地实施养老助餐这项暖民心工程。 善食坊,探索慈善助餐新路径 在合肥市新站区七里塘社区瑶东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一个公益食堂——善食坊,社区里60周岁以上的低保、残疾和特困老人都可以在这里免费享用两菜一汤的午餐,高龄老人用餐也可以享受6元钱的实惠价格。70多岁的困境老人孙大娘就是善食坊的帮扶对象,“我腿不能久站,做饭不方便。食堂一开,我特别高兴,太方便了。” 善食坊于2018年12月开始运营,当时由瑶东社区居委会提供免费场地和设备物资、安徽莲邦安老基金会提供捐资支持、合肥市庐阳区安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运营。据安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军介绍:“因瑶东社区是个回迁安置小区,老年人口密集,2018年小区有低保老人39人、残障老人114人。善食坊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困难老人解决吃饭难题,把日子过得舒服一点。” 除了慈善资源外,志愿者的深度参与也是善食坊的另一大特色。善食坊在当地社区招募组建了一支30人的志愿者团队,由1名社工带领开展工作。志愿者们参与制定了包括库房管理、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管理、就餐流程管理等在内的10项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食堂运营;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研制出60道家常菜,让老年人吃得可口;遇到腊八、端午等传统节日,还会开展特色主题活动,营造热闹温馨的氛围,让老年人更有归属感。截至目前,善食坊共登记就餐老人208人,其中低保、残障老人43人,其他高龄老人165人,总计服务老人约达4万余人次,切实缓解了高龄和困境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后续社会捐助资金有限,善食坊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后来,在当地街道和安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筹集到维持善食坊基本运营的资金。赵军坦言:“目前,由于链接资源有限,我们还不能去推广善食坊模式。但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善食坊,让它慢慢成长起来,让更多困难老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