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正峰 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围绕老年人“床边、家边、周边”养老需求,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2017年,苏州成为全国首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并在考核中获评第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发展连续3年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养老服务相关项目连续4年获评全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苏式颐养”新图景正在加快绘就。 坚持为民导向,提高政策供给精度 规划领航。苏州市持续编制养老服务五年发展规划,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明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标准和设施建设任务。 法律护航。苏州市已出台《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并加快探索实践步伐,打通医养结合、服务设施配建移交等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组织、规范、协调和监管作用,做好养老服务保障工作。 政策助航。近年来,苏州市相继出台《苏州市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体球网深化社区治理 赋能物业企业助力养老服务的行动计划》《苏州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延伸服务时间、拓展服务主体、提升服务水平,构建起“家庭—政府—市场—社会”四方协同服务机制。 坚持需求导向,加快设施建设速度 优化布局调整。苏州市围绕“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合理布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中心城区街道(重点乡镇)建设具有全托、日托、康复保健、上门服务等功能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助浴点等养老服务设施。 列入实事项目。自2010年开始,苏州市每年将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实事项目、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监测指标推进实施。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240个、助餐点2228个,并且每个市(区)均建有集中配送餐的中央厨房。 拓展服务阵地。围绕老年人生活便利需要,苏州市遴选260余家线下社区商业店,打造兼具养老服务政策宣传、市民卡充值、网订店取等功能的“苏颐养1号店”,并开通“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累计服务30余万人次,持续焕发银发经济新活力。围绕“物业+养老”联动发展,苏州市发布支持物业企业开展养老服务“苏九条”政策清单,充分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常驻社区、贴近居民、响应快速等优势,提供日常巡防、紧急救援、家电维修、代买代购等便捷服务,着力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料难题。2022年,市政府公布首批85个试点项目和52家物业服务企业,通过明确服务事项、加快人员培养、加强项目试点等方式,推动服务转型升级。 坚持品牌导向,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织密兜底保障网络,持续做好基本服务。苏州市发布并动态调整《苏州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对社区活动场所、居家上门服务等的服务标准、服务对象、责任部门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在全省率先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补助对象提供普惠式3小时免费居家上门服务。进一步扩大空巢、独居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范围,织密关爱服务网络,创新关爱服务方式,探索形成基层自治组织、基层老年协会、网格员、银发顾问、家庭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共同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合力,让均等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更有保障。 补齐夜间照护短板,创新构建全时服务。2020年起,苏州市探索打通“白+黑”24小时服务链,开展家庭养老夜间照护床位服务,为居家老年人提供起居照料、精神陪护、应急处置等基础服务,以及个人卫生、饮食照料、家庭保洁、代办代购、临床护理等个性化服务,使老年人家中的床位成为具备“类机构”照护功能的床位,至今已累计服务20余万人次。 营造安全居家环境,大力推进适老服务。苏州市积极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政府补一点、家庭掏一点、企业让一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为有改造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制订“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并引入智慧化物联设备和康复辅助设备,用“微改造”解决居家养老“大麻烦”。截至2022年年底,苏州市共招募119家改造服务商参与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累计完成2万余户适老化改造任务,进一步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