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以“五社联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实施“五社联动”提质增效行动,围绕“五社”元素怎么联、如何动,初步构建起了以党建为统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社区统筹主导、社会组织承接项目、社工专业支撑、社区志愿者深度参与、社会慈善资源有效助推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海洲街道海洲社区 多方联动打造城市幸福融合体 本报通讯员 周 燕 段清政 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海洲社区地处海宁市行政中心东侧,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户数4149户,常住人口近8000人。近年来,海洲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多元社区治理主体,运用多方联动、多层互动、多维益动的“五社联动”工作模式,叩开居民心门、解决居民心事、回应居民心声,着力打造城市幸福融合体,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社区治理。 “内孵+外引”入驻26家社会组织 2016年,海洲社区成立了海宁市首家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采用“内孵+外引”的方式入驻26家社会组织,例如“1768工作室”“阿里修便民服务中心”“老舅妈工作室”等,服务范围多元递增、层层递进,从社区治理到社区问题预防,从居民民生问题到精神文明生活,社会组织成为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新兴力量。 “这几年有什么事,只要去‘一起聊吧’寻求帮助,基本都能解决。”家住海洲社区南苑四里的徐女士说。“1768工作室”的谐音是“一起聊吧”,最初是面对面聊天、谈心、解难为主的调解工作室,现在已发展成让居民有情况可反映、有心里话可诉说、有烦恼可倾吐的“心声站”。据统计,截至目前,“1768工作室”共接待、服务居民群众3万多人次,解决问题2000多个,成为海洲社区社会组织的“金名片”。 社区引导培育社会组织扎根社区,让社会组织的治理效能得到不断提升。姚师傅是海洲社区锦绣花园的居民,也是阿里修维修店的负责人,在社区的引导下,他带领公司3名员工成立了社会组织“阿里修便民服务中心”并入驻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阿里修便民服务中心”除了在社区设立免费服务点外,每周的“周二有约”公益便民服务集市也从不缺席,为辖区内的困难家庭和居民群众提供家电维修和保养、节能灯具改造等生活服务,至今已累计上门为困难家庭免费维修小家电近750台,每年为独居老人免费清洗空调100余台。 从1个人到5000多人 志愿者作为海洲社区“五社联动”的核心力量,有数量多、素质高、专业强等特点。社区从招募孵化、引导参与到协同带动,从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家庭、一个志愿队,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 家住南苑四里的老郭20年前下岗后每日在家无所事事,也不愿出门。他经常不跟人沟通,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妻子高阿姨很担心他,主动找到社区,希望给老郭“找点活干干”。于是,社区工作人员上门请老郭帮忙晚上看管居民活动室。那之后,老郭逐渐积极起来,还当上了社区残疾人专管员。60周岁时,老郭从原有岗位卸任,又主动当起了社区志愿者。因对残疾人相关政策、情况比较熟悉,他还时常开设相关公益讲座,带动一批人做起了志愿者。 海洲社区组建了21支个性化志愿服务队伍,邀请了30位“民星”志愿者在社区驻点开展服务,为辖区居民解难答惑。“我们除了有固定的接待日,还会根据居民群众的需求调整接待日期和工作时间,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民星”志愿者韩绍和说。 搭建“一起乐帮”共富机制 2021年,海洲社区党委与十余家联建单位共同签订了“一起乐帮 共富同行”合作协议,通过链接共建单位、爱心企业、志愿商铺联盟、结对村社等各种公益慈善资源,以“抱团”形式推动共同富裕。 社区以“公益+共富”为核心切入点,依托社区志愿者,搭建了“一起乐帮”共富机制,涵盖共富基金、共富集市、共富项目等载体,通过结对帮扶、临时救助、捐资助学、点亮微心愿等举措,让居民真切感受到共同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文苑路上的enough咖啡店是社区公益商铺联盟中的一家,店主老叶主动联系社区开展“益咖啡”项目,将部分经营收入放入“一起乐帮”共富基金中,“我的想法很简单,一杯咖啡、一分钱、做公益,以此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老叶乐呵呵地说。 史阿姨年轻时就擅长手工活,退休后经常在家或者社区活动室里教居民织毛衣,鉴于此种情况,社工组建了“毛衣闺蜜团”手工小组,随着后期加入的人越来越多,经社区培育,成立了“巧手妈妈工作室”。巧手妈妈们通过爱心义卖的形式,把成品变成资金,再投入公益活动中。 从社区参与、社区造血,再到社区营造,海洲社区通过对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引导、公益慈善资源合理化链接,带领居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黄湾镇尖山社区 新居民从“涌入”变“融入” 本报通讯员 徐舒晴 应祎恬 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尖山社区毗邻尖山新区工业园区,目前已有外来流动人口1.2万余人。面对辖区人员构成复杂、需求多元等现实情况,尖山社区以“五社联动”为支点,大力挖掘培育新居民骨干、营造新居民自治氛围,撬动新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新居民管理方法,努力让新居民从“涌入”变成“融入”,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开展“智囊团”议事活动 社区联合多家社会组织,通过网格走访、宣传入户、慰问帮扶等形式,构建起社区、社工与新居民的沟通桥梁和信任纽带,并从中挖掘积极性强、参与度高的新居民骨干,组建起由社区“两委”成员、社工、新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物业代表等组成的“智囊团”,让新居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大幅提升。 “智囊团”的新居民骨干曾多次向社区反映小区治安问题。听取民情后,社区牵头开展“智囊团”议事协商活动。社区、新居民、党员及物业代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经“智囊团”讨论,一致决定采用“红色”智能化门禁系统对小区进行数字化改造,解决了安全管理问题。 打造“家友站”邻里中心 为让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各项便民服务和公益活动,社区打造“家友站”邻里中心,设置阅读区、儿童游乐区、休闲文娱区和招聘信息布告区等多个功能空间,积极回应新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家友站”邻里中心在持续运行过程中遇到了人力、物力方面的难题。于是,社区巧借“五社联动”之力,撬动社会资源融入社区治理。一方面,号召新居民党员等居民骨干参与值班和场地管理,发挥其“社区人脉”优势、以“新”带“新”,让更多新居民加入队伍;联合多家社会组织,项目化开展“此‘新’归处是吾乡”综合服务,创新“每时公益”“每日志愿”“每周兴趣”“每月交流”“每季教育”“每年兑换”六维融入机制,用“参与式”一体化服务,扎实提升新居民的融入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链接多个资源,向“家友站”捐赠课程、图书等,为新居民自治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培育“党员+新居民” 志愿服务队伍 发挥新居民“邻里亲、信息清”和新居民党员“会乡音、知乡情”优势,培育“党员+新居民”志愿服务队伍,由新居民党员和微网格长带头,组织辖区居民共同参与平安巡防、反诈宣传、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检查等各类小区志愿服务活动。如在疫情防控期间,社区遇到了物资配送人手不足问题,新居民微网格长张杨杨了解情况后发出“动员令”,不到2个小时便招募组建了一支由14名新居民组成的“物资保障车队”,解决了辖区内15个小区“最后一公里”物资配送问题。 社区建立“同舟共富”志愿服务积分激励机制,新居民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取的“乐值积分”,可以在镇慈善超市、残疾人公益商铺“乐值小铺”等处进行兑换,也可以选择将志愿积分兑换爱心物资,用于帮扶困难家庭。通过暖心志愿服务,新居民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治活力得到激发。 海昌街道双喜村 从“一分菜地”到“共富菜园” 本报通讯员 张旭皓 莫哲臻 双喜村地处浙江省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设7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48户,常住人口4000余人。土地流转后,很多村民面临无地种、无事做的情况,居民之间矛盾多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村“两委”思考的工作重点。 “一分菜地” 促村民自治 2013年,双喜村完成新农村改造土地流转后,不再分配土地。但已经习惯耕种生活的村民对于耕种需求反应强烈,并且村民之间矛盾高发。 村委会了解这一情况后,提议村民按户委派代表并按组讨论需求及解决方案,形成一致诉求后,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纷纷响应,在社工的协助下,双喜村村民议事协商机制初步形成,最终村民达成一致意见,实施“一分菜地”计划,利用村头闲置的零星土地,统一平整、规划、再分配,每户分得“一分菜地”,既满足了村民对于土地乡愁的表达及耕种的需求,又让村民有了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通过“多级全过程村民议事协商机制”的建立,村民的诉求得到充分表达,通过协商解决了村民的实际需求。 “一分菜地”计划实施后,村民日常在村头聚集农作,闲暇之余在菜地边的空地休憩闲聊。双喜村为村民在周边空地上规划了一个小公园,并建设了一座“红驿亭”。经过一段时间的利用,“红驿亭”由休闲场所逐渐成了村民日常聚会、议事协商最重要的平台,村民逐渐养成了“有事到亭里来谈谈”的习惯,话题也从一开始聚焦自身利益逐渐扩展到如何建设自己生活的美丽乡村。在此过程中,大家也共同商议制定了一整套的议事协商规则。议事协商机制的建立和规则的制定,为村民提供了一条规范的问题处理途径,提升了村民自治能力,大幅度减少村民矛盾纠纷。 多方联动 建共富家园 看到村里还有一些因病等致困的困难村民,一些村民提出升级“一分菜地”,为村里的困难家庭提供帮扶。 2020年,村民提出捐款倡议,得到党员、乡贤与村里企业的支持。大家共筹集资金改造出二十多亩土地作为“共富菜园”。双喜村各网格党支部以及多家企事业单位党支部认领地块,由党员负责菜地日常管理。同时引入村里的几户困难家庭,让其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参与到菜园的管理中,帮助除草、浇水、采摘等。成熟蔬菜一部分由爱心企业食堂回购,一部分在线上线下售卖,所得收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并由社会组织、社工和志愿者对困难群众提供上门帮扶。 随着对村里困难家庭帮扶的深入,村民们又开始积极谋划壮大集体经济,大家商议形成“全域旅游”及“十万农民变股民”计划,推动村经济合作社发展,投资200万元开展村旅游产业发展硬件建设,规划120亩数字化现代农业大棚,进行农业产业化运作,工作岗位全部面向本村村民招聘,全面提升村民就业水平,并为村里困难家庭设置公益岗位,多方位为困难家庭提供帮扶。 随着村集体经济的日益发展,村里硬件设备不断改善,村党委再次考虑到村里老人、小孩及残疾人的需求及服务。为了给村里“一老一小”带来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双喜村利用配套用房改造了一幢2000余平方米的服务综合体,一楼为老年人建起了全市第一家老年食堂及活动场所,提供日常助餐、活动、休闲等服务;二楼为儿童提供日间照料、学习阅览、兴趣培训等服务;三楼则开办起了助残企业,为村里十余名残疾人提供爱心公益岗,并引入2家社会组织,针对“一老一小一残”开展了6个不同的服务项目,为他们提供更加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 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到“共同富裕的新生活”。在双喜村,村民的喜悦写在脸上,也写在日复一日愈发美好的生活里。 硖石街道赞山社区 打造有烟火气、温情的慈善街区 本报通讯员 高海峰 范敏佳 硖石街道赞山社区位于浙江省海宁市东南近郊,有农村拆迁安置小区2个、商品房小区8个,常住人口约10784人,社区内有法人单位77家,个体工商户217家。住宅形式多样、出租房多、人群结构复杂,让赞山社区基层治理矛盾频发。近年来,赞山社区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慈善”资源撬动“五社联动”,凝聚共识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共富基金” 助推慈善项目落地生根 街道党委班子高站位谋划,定位打造“慈善主题鲜明、‘五社联动’突出、街区居民受益、可示范易复制”的示范型慈善街区,整合社区慈善资源、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引导辖区居民、商家积极参与社区慈善工作,让慈善成为社会参与并共同创造社会价值的新风尚。 街道爱心企业注资“共富基金”实现街区基础打造,“支付宝消费捐”数字平台为项目持续开展进行资金保障,社区基金会为经费使用设立监管机制。高丰路沿街商铺种类繁多,在地商铺70余家。社区和社工站社工一一上门走访,60%以上的商铺响应号召,参与“墙上益饭”“支付宝消费捐”“爱心小铺”等慈善项目,并同时面向街区居民提供免费雨伞出借、休憩、充电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支撑起了慈善街区中的一个个“慈善阵地”,这些优势为打造“赞山赞”慈善街区提供了各类资源保障。 爱心网络 带动广大市民参与慈善活动 街道社工站将街区各项慈善活动筹集的资金,针对社区中的矛盾热点、特殊人群等,以“一老一小一新”为切入点,“定制化”开展新居民、儿童及老年人等一系列项目。 “感谢社区,孩子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不然假期肯定在家天天玩手机和电脑!”赞山社区居民黄妈妈说。去年暑假前夕,社区了解到不少家长有假期里让孩子们参与公益活动的需求。社工通过对街区商铺的具体排摸,将双方需求进行对接匹配,最终协调了14个爱心公益岗位供学生参与实践体验。 2022年,社区通过“赞山好安家—新居民融入项目”“明日慈善家—儿童养成项目”“舞动的线条—编织生活妇女项目”等七个项目的开展,挖掘了居民与商户骨干,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新形式,“赞山赞”慈善街区由此诞生。 数字赋能 集聚公益资源 “支付宝消费捐”平台的接入,让来街区爱心商铺消费的每个人都成了慈善参与的主体,并且这部分款项成为慈善街区运营的重要保障来源。街区运营一年多来,“支付宝消费捐”共计收入1万余笔,超8万余元。社区接入硖石街道的“公益仓”智慧礼遇型慈善超市平台,志愿者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能收获相应的“能量云”,通过礼遇赋能充分激活了志愿者们的积极性。 在慈善街区的爱心商铺中,社工放置了爱心货架,上面摆满了爱心商品,在购买爱心商品的同时,商家也成为慈善事业的宣传者和推广者。如今,在这条慈善街区上有慈善灯杆、爱心停车位、爱心商铺前的慈善标牌……未来,赞山社区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共建共享,全力打造有烟火气、温情的慈善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