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华 卢 芳 如何看待生死?怎样让死亡变得温暖?医疗关爱和殡葬服务该如何体现尊重生命?安乐死与安宁疗护有何区别?殡葬从业者和志愿者的社会价值何在?生命教育的大课题如何落地?……3月26日举行的2023第五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对以上这些问题均有所涉及。 该论坛在北京大学会议中心举行,其主题便是“死亡是温暖的”,至于后边应该加问号还是叹号,抑或破折号或省略号,与会嘉宾和学者通过自己研学经历以及人生阅历,给线上线下观众以独到阐释。 该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福寿园国际集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支持。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处处长张晓峰等出席论坛。知名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顾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中江、北京大学卫生法学教授王岳等来自医学、哲学、社会学、生死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演讲,医疗、殡葬等行业从业者,相关专业领域师生以及网上报名的公众人士近300人来到论坛主会场,并有近5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了论坛直播。论坛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安杨主持。 2018年,首届北大清明论坛拉开了持久探讨生死的帷幕。几年来,数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在这里交流他们对生死的感悟,几十万计的同道和观众通过线下和线上平台,共同分享也共同成长。 当我们周围的人不回避、恐惧死亡这个话题,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死亡的时候,全社会也积聚了更多的智慧和力量重新审视过往对于死亡的“刻板印象”,死亡一定是冰冷、恐怖、至暗的吗?——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生死的沉思”主旨演讲中认为,人们对死亡由忌讳到热烈,实际上是大家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关注,反映了我们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他说,去世是失去,也是馈赠。温暖的告别充满着彼此之间爱的馈赠,唤起生者对死者的怀念,死亡既是有形的躯体消失,也是无形的生命与爱的馈赠。“我认为其实生和死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两面,要知生死必须理解生命,想通我们活着到底为了啥。”理性很难破解生死话题,更多要靠情感,最为大家接受的还是这个有情感的说法:“我们来过,爱过,奋斗过,作出了一点贡献,还留下了一点光亮,那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所以,生死问题不仅是哲学理性命题,还是一个有温度的感性问题。“人的生命诚如四季,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自当壮烈,死也并不凄惨。让我们一起感受温暖的死亡。” 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致欢迎辞。他说,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一直致力于积极推动全社会对于生死问题深入探究,并深入到殡丧、医疗等实务环节。对于“死亡是温暖的,而不是冰冷的;是善意的,而不是残忍的”话题的探讨,周程认为,“善终”这种理想,符合现代人的福祉追求,但它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当前正在蓬勃发展的安宁疗护和缓和医疗的大力支持。他说,目前在我国,无论是医疗服务还是殡葬服务都还发展得不够完善,如何让临终关怀和生命服务体现温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打破医学与殡葬之间的深层壁垒,架设生命服务与临终关怀事业的直通车,才有可能创造一个温馨的善终场所。 随后,来自政府部门、学界、业界等人士就“生死大事何以温暖”“生命终点如何流入暖意”等相关议题展开阐述和讨论,形成并由中国殡葬协会常务副会长王琦宣读“2023年北大清明论坛共识”:提倡全方位认识死亡,打破死亡的冰冷印象,还原死亡的温暖面貌;提倡全程的死亡关怀,加强医疗—殡葬协作、家庭—社会协同,创造温暖的死亡场域;提倡全人眷顾的生死观,用爱与尊严延续逝者的生命荣光。 “客观地理解,实际上人失去了温暖便是死亡。在死亡的过程当中,无论是我们医务工作者还是殡葬从业者,通过安宁疗护、临终关怀以及殡葬活动等,让死亡及其死亡后的过程充满了温馨,从某种程度上说,死亡可以是多彩的,也可以是有温度的。”王琦说。 为期一天的论坛,分享了许多温暖、悲伤或新奇又富有哲理的故事,着实让人们直呼“过瘾”。“其实,生命教育本身就是温暖的,大家来到这儿见到新朋老友心里就暖洋洋的,从事生命教育的这些人都是带着热情做这件事的,这个热情就是一种暖意!”主持人安杨热情洋溢的话语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敬请期待——2024第六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主题为“死亡是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