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云峰 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民政局秉持“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工作理念,以“党建 + 社会救助”为创新路径,成功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救助工作的发现难、巩固难、退出难问题,实现了党建、业务双提升。 “网格+救助”破解救助发现难 德城区民政局在党建引领下,织密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全力打造区、镇(街)、社区、网格四级救助体系。成立以民政局党组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上下联动的“党建+社会救助”组织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党群协同的主动发现救助机制。同时,在7个镇(街)高标准设立社会大救助工作站,每处配备3—5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一名党员、一名社工、一名网格员包一网格”的“三包一”原则,在辖区各村(社区)设立救助窗口124个,选派专兼职救助工作排查员979名。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探访困难群众,及时了解救助需求,变“群众找我”为“我找群众”。通过这一创新机制,今年以来,德城区已主动实施临时救助37人,摸排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79人,让救助工作更有力度、更加精准。 “审核+议事”破解救助巩固难 针对老城区所辖街道空挂户较多这一情况,德城区以“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工作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引领指导作用,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员,以网格为单位建立空挂低保人员台账,扎实落实救助政策,积极链接各类帮扶资源。街道党工委定期组织党员网格长、党员楼道长以及专职民政协理员主动联系居住在外地的低保对象,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醒他们及时提供医疗单据、大额支出证明等重要材料,以便为他们提供救助。对于申请人家庭超出政策规定条件,但经深入调查确实存在特殊困难情况的,由街道党工委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集体研究确定,实施分层分类管理。今年,全区在复核过程中发现,有一户家庭为空挂户,实际居住在河北省,子女已成年却仍在享受救助,区民政局及时下达预警,并督促和协助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开展跨省入户审核。工作人员深入实地了解该家庭经济情况和成员健康状况后发现,其家庭子女虽已成年,但因患有心脏病等原因实际无劳动能力,且居住地村党组织也出具了相应情况说明。综合家属提供的子女病历、实地走访情况以及村党组织书面材料,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协同街道党工委,通过“一事一议”集体研究的方式,决定对该家庭继续保留低保待遇,彰显了救助政策的公平性和灵活性。 此外,德城区还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区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委三级联动,协调安排公益性岗位。今年以来,已累计对500余人次实施就业帮扶,为困难群体筑牢了保障防线。 “公开+宣传”破解救助退出难 去年以来,德城区民政局深入开展“党建红·德民心”党建品牌建设,鼓励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委组织推出原创快板、政策漫画、宣传折页、政策明白纸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以社区为重要宣传阵地,加强民政救助政策普及。同时,村(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员主动当好宣传员与讲解员,将这些宣传活动与“政策开放日”“微型宣讲团”“民政大讲堂”等紧密结合,让政策如春风化雨般走进街头巷尾、小区广场,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救”在身边。 近年来,部分家庭在子女成年后经济状况好转或家庭情况发生变化后,未按规定及时上报。通过积极宣传,群众对民政救助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退出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每年定期进行资料复核时,党员网格长、党员楼道长以及专职民政协理员在镇(街)党工委、村(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对重点家庭缩短复核期限,通过实地走访邻里、与相关人员面对面谈话等方式,详细了解家庭情况;对于一些不配合的家庭,党员和网格员以耐心和智慧多次入户做工作,向他们讲解法律法规政策,并出示相关比对材料。今年以来,全区已动态调整701人次,确保救助资源精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