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三堂”融合 守护长者幸福“食”光

时间: 2024-12-09 09:17   来源:《中国民政》

202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以来,各地民政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或细化完善已有方案,积极加强资源整合和扶持投入,鼓励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灵活多样的助餐方式,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老年人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受到广大老年人欢迎和社会各界认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福建省三明市的经验做法!

福建省三明市

“三堂”融合

守护长者幸福“食”光

三明全境都是重点革命老区,是福建省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市。至2023年底,三明全市户籍人口284.53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7.3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数的20.15%,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部分老年人尤其是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面临着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连续三年将长者食堂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构建覆盖城乡、就近便利、可持续发展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切实解决老年人就餐“最后一米”。

多重保障

激活老年助餐“源头活水”

今年4月,市民政、发改、财政等13部门印发《体球网加快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若干措施》,各地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对助餐服务老年人分类给予差异化补贴。并采取“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多元化运营筹资机制,保障长者食堂可持续运营。全市25家企业投入200余万元,通过慈善冠名、挂牌等方式,参与各类长者食堂和助餐点的建设和运营。如沙县区打造慈善长者食堂,区慈善总会按每份午餐1元给予捐助,已累计注入资金近10万元,全区80周岁以上老年人仅需负担2元,9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免费就餐。

因地制宜

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在城镇建立“长者食堂+社区助餐点+配餐送餐就餐”机制,助餐服务延伸覆盖辖区所有街道和中心城区乡镇。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2700万元,对14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点改造提升,实现助餐服务与医养结合、生活照料、老龄学堂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建设示范性长者食堂及助餐点168个。鼓励各街道、社区建立社工、志愿者组成送餐队伍,鼓励党员、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助餐志愿服务,记录志愿服务时长。在农村,以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优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较为集中的乡镇、村布点,发展农村互助餐桌服务,就近解决农村老年人用餐“最后一米”,形成了宁化“四化”互助养老、沙县“乡村乐龄学堂+长者食堂”等模式,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领导批示肯定。

综合赋能

搭建老年助餐“智慧大脑”

投入资金150万元建设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研发线上订餐系统和微信小程序,并在“e三明”公共服务平台上线,方便民众查询长者食堂、社区助餐点、每周食谱等信息,实现老年助餐服务数字化管理和精准化结算,进一步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覆盖面和订餐量。今年6月,三明市被列入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持续推进与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兼容的老年助餐服务智能终端建设,打造集老年人信息录入、就餐数据管理、补贴统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助餐资源精准匹配。民政、人社部门探索在社保卡中开通老年助餐服务功能,采用“卡、码、脸”等多种身份识别技术,逐步实现“同城共享、一卡通用”。

监督考核

强化老年助餐“监管平台”

对长者食堂及助餐点进行备案管理,将基本信息、服务内容和监管措施等向社会公开,所有网点实行“八公示”制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会同消防、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加强对养老机构建筑质量、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监管,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鼓励引导长者食堂提供拓展服务,打造“长者食堂+乐龄学堂”相结合模式,开设内容涵盖移风易俗、防骗反诈、卫生健康、文化娱乐等课程。

几年来,三明市已建成长者食堂(含助餐点)168个,累计服务老年人10.2万人次,有效缓解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老人就餐难问题。同时,构建起“共学、共餐、共伴、共议”模式,形成“三堂”融合新格局,让长者食堂这一“小阵地”真正释放“大能量”。一是整合老年“食堂”。在示范性长者食堂配建文化娱乐活动室、健康小屋、康复辅具租赁点等,为老人提供“一餐热饭”、健康义诊、免费体检等服务,统筹做好老年人精神关爱、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包粽子、写春联等活动,充分满足老人社交、康养和休闲娱乐需求。二是延伸学习“课堂”。探索“食堂+学堂”模式,结合本土客家文化、朱子文化、沙县小吃等特色资源,打造西吉村舞狮民俗表演、新兴社区“南芹小腔戏”等特色课程,形成自主学习的“乐龄学习圈”。主动链接公安、消防、卫健、交通、司法等部门资源,在非就餐时段面向基层群众和干部,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反诈防骗等各类政策知识讲座200余次。目前,全市已开办乐龄学堂153个,实现县级全覆盖,受益老年人超2.6万人,每年农村老年人有约25.88万人次参加学习活动。三是形成议事“会堂”。将长者食堂融入邻里议事机制,引导农村老年人在长者食堂用餐的同时,参与村集体议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130余件,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