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到人 群众满意
——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

时间: 2024-12-09 09:41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杨景莹

大雪过后,陕西甘泉气温骤降,最低温度跌破冰点。为保障全县2200多名低保对象安全温暖过冬,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的快速响应服务队迅速行动,为他们送去御寒衣物,了解其实际困难,并反复提醒在用煤、用气、用电、用火时注意安全。

在甘泉,这样的快速响应服务队有71支。只要群众有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他们总会及时出现,以“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给予困难群众及时、精准、有效的救助服务。前不久,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主动发现,把“责有所系”落到实处

今年7月,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对前期摸排的困难家庭应届高考生信息进行复核,发现桥镇乡方家河村低保对象张建华的两个女儿考上了大学。

张建华妻子多年前去世,肢体残疾的张建华独自养育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今年都参加了高考,都考上了大学。

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及时上门了解情况。最终审定,张建华的两个女儿符合“公益福彩·资助困难家庭大学新生”活动、资助困难残疾大学生和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入学项目以及滋蕙计划资助条件,给予了2.1万元救助金。

为把社会救助政策及时送到困难群众身边,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从夯实包抓责任、强化管理指导入手,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一个办法管到头,细化分解任务,强化下放指导,确保社会救助政策“一条线”落实;一个机制绑到位,坚持“领导靠前指挥、干部靠前行动”,推行中心干部包抓乡镇(街道)责任制,确保社会救助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一把尺子量到底,依托陕西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及时入户核查,按政策实施救助,重点对乡镇(街道)审核的社会救助对象和申请未通过对象进行跟踪监测、复核复审,主动把社会救助政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

低保对象刘炳桂家住美水街道王庄村,其父母均已离世,独自一人生活。2022年,刘炳桂因意外受伤导致智力下降,日常生活面临诸多困难。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快速响应服务队将其纳入重点关注对象。

今年3月的一天,刘炳桂突发脑溢血,情况十分紧急。快速响应服务队第一时间将刘炳桂送医,队员轮班照顾其饮食起居。40多天后,刘炳桂去世,快速响应服务队又为其办理了后事。

多方联动,把“难有所帮”谋到新处

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全面推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融救助”工作机制。由县民政局牵头抓总,对接人社、医保、司法、工会、妇联、残联等15个部门单位,通过转变救助理念、梳理救助政策、优化救助流程、完善救助机制,用心用力把涉及困难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甘泉县第三小学学生郑某,患神经纤维瘤导致面部严重变形,其外公重残、母亲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全家生活仅靠其父亲打零工维持,十分困难。

“融救助”信息员了解情况后,及时上报相关信息。甘泉县民政局立即组织妇联、人社局、街道办、残联、慈善协会等深入了解情况并进行综合研判,由所在街道办按政策为一家五口落实低保,对其中三人进行分类施保;人社部门为郑某的母亲安排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600元;教育部门为郑某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给予其住宿费、生活费补贴;民政、妇联等部门联合慈善协会发起募捐,所筹善款用于郑某治疗所需;县残联上门,为其家庭安装无障碍设施辅具……

据了解,村(社区)“融救助”信息员负责救助对象的摸底排查、实地核查、资料收集上报等工作,县“融救助”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融救助”服务站负责集中受理、办理15个有社会救助职能部门单位的46个救助项目。今年以来,甘泉县已为985人次实施“融救助”,涉及金额159万元。

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还积极推行“一部手机办救助”,遇困群众可通过“陕西民政通”微信小程序等平台申请办理社会救助业务,今年7月以来,835人次困难群众在陕西省“智慧民政”一体化平台申请办理救助业务,其中745人次通过“陕西民政通”微信小程序进行申请;开通社会救助热线和救助金短信提醒功能,方便快捷服务困难群众;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救助申请窗口,综合评估困难群众诉求,及时实施相应救助措施或转至相关职能部门办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闭环管理,把“困有所助”做到细处

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聚焦精准识别、公示监督、闭环管理,把“困有所助”做到细处。

构建服务联动“全链条”。甘泉县从强化协调联动、推进信息核对入手,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民政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信息核对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管、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信息核对工作格局;依托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主动协调对接公安、医保、残联、乡村振兴、银行等27个部门,落实信息共享、问题反馈、数据比对联动机制,实现社会救助新申请家庭100%核对。

守牢社会救助“最底线”。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在全县乡镇(街道)政府驻地和村委会(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公开栏,对社会救助政策、“陕西民政通”、甘泉“融救助”二维码、快速响应服务队名单、社会救助对象进行常态化公示;下放社会救助审核权限,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末端公示,乡镇(街道)将社会救助审核结果上传至政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长期公示,营造社会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聘请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在内的5名特邀监督员,落实监督责任,拓宽监督渠道,推动常态化监督检查。

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县局考核乡镇、乡镇考核村社”的两级考核制度,细化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低保边缘家庭、临时救助、能力建设、日常管理等6个方面考核指标,制定评价标准,推进工作落实;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建立“措施+台账+考评”闭环管理考核体系,确保救助对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以半年和全年考核为主、常态化督查考核为辅,由县民政局组织考核,采取一听汇报、二看现场、三查资料、四议成效的方法进行量化考核,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常念民之所忧,立行民之所盼。甘泉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为新的起点,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精准施策、综合发力,扎实推进社会救助工作,更好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