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专业守护孩子们成长
——记“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儿童福利院护理部副主任李明英

时间: 2024-11-27 09:35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张伟涛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

温暖的阳光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有的在上特教课,有的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做康复训练,有的在院子里锻炼身体……看到步履匆匆的李明英,几个孩子老远就喊着“妈妈,妈妈”,亲热地和她打招呼。

这样的场景让“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钦州市儿童福利院护理部副主任、社会工作师李明英觉得很暖心、很幸福,“有这么多孩子爱我,我真的很自豪,也更想用爱和专业全力守护他们成长。”

依赖: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李妈妈,你前几天去哪儿了?我好几次到你的办公室,都没看到你。”外出工作几天回到福利院后,李明英首先来到“欣欣区”,看望几名正在锻炼自理能力的女孩子。一看到李明英,12岁的小雪就急切地表达了她的想念之情。

小雪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福利院,是李明英照看着长大的,孩子对她很依赖。“她每天下午在特教班上课时,总要抽空到我办公室看看,和我打声招呼。”李明英一边安抚小雪一边告诉记者,经过福利院的精心护理,小雪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人也变得很活泼。福利院还特意安排了另外4名女孩和她一起住在“欣欣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我最喜欢奥特曼,还会做绣球。”小雪高兴地展示着自己心爱的小贴画。看着开朗的小雪,李明英很欣慰:“她以前身体不好,人也很胆小,一看到陌生人就会哭,现在变得开朗了,也很有礼貌。”

“这工作可比想象中要难得多。”李明英说,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对福利院的残疾儿童来说都很艰难,孩子们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努力。

2003年,李明英应聘到钦州市社会福利院从事儿童护理工作,和另外一名护理员负责小班10多名婴幼儿的生活,吃喝拉撒、洗洗涮涮,日复一日。

“最辛苦的是给孩子换尿布,经常是刚给这个孩子换完,另一个孩子又尿湿了裤子,如此循环反复,似乎有永远干不完的活。”李明英告诉记者,虽然每天很辛苦,但她很快就体会到了成就感。一段时间后,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们一看到她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看着那些渴望抱抱和关爱的眼神,李明英的心都要融化了。每天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李明英觉得,不只是孩子们对她有依赖,她也离不开孩子们。

欣慰:看到孩子们进步

长期从事儿童护理工作的李明英深知,做儿童护理员不仅要有爱心和包容心,更要不断提高护理技能,要根据每名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照护方案。

2008年,李明英被推选为福利院小班的组长,负责“星星组”(0—3岁婴幼儿)的护理及康复教育。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残疾孩子康复,成为她经常思考的问题。

小程患有徐动型脑瘫,头部控制能力弱,手总是紧紧地握着,腰也没有力气,护理员抱他坐起来时,他总是动来动去。针对小程的情况,李明英和同事们尝试用引导式教育的方法对他开展特殊训练:先抱着他练头部控制,再练俯卧位抬头,然后让他学着坐在凳子上,努力把手打开抓住木棒,并保持头部不晃动,再练习手部精细动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后,小程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身体不晃了,手也能自主打开了。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程的进步给了李明英很大的触动,让她对脑瘫孩子的康复有了信心,也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让福利院的孩子们拥有灿烂的明天。

2016年,李明英申请承担广西地方标准《儿童福利机构特殊儿童引导式教育工作规范》的起草工作。上网找资料,向教育专家、标准化专家和同行请教,反复修改、完善,详细规定了儿童福利机构开展引导式教育的整日流程、环境要求、安全要求、教学要求等内容。该项地方标准发布实施后,由护理员(引导员)、特教老师、康复师、社工、儿科医生共同组成的贯通式专业团队给引导式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力量,进一步提升了养育、教育、医疗、康复和社会工作一体化服务水平。

“没有什么能比看到孩子们进步更让我们欣慰了。”李明英表示,她和同事的所有努力都是想让福利院的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心愿:帮孩子们融入社会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福利院的孩子们慢慢都成年了。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李明英和同事们对即将成年的孩子开展培训,帮他们掌握必备的技能,并注重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经过多年的康复训练与学习,患有脑瘫的晓晓智力达到了正常水平,与人交流也很顺畅,还会做一些手工作品。晓晓17岁时,李明英和同事提前给她做了离院前的心理辅导。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晓晓还是舍不得离开福利院,情绪变得有些低落。“我担心到了新环境不适应,也担心没有熟悉的人和我说话。”晓晓吐露了心声。

了解晓晓的想法后,李明英和福利院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决定与社工、护理、康复、特教人员一起为晓晓开展离院安置前的培训——护理员帮助她进一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工向她介绍新安置机构的情况,并链接社会组织资源,为她配置了手机和电动轮椅;特教老师教她使用手机查找制作手工作品的视频教程,并告诉她如何在网上售卖自己的作品;康复人员则指导她使用电动轮椅,让她可以安全便捷出行……

一系列的训练、引导,帮晓晓树立起勇敢面对新环境的信心,也让她对新生活充满向往。“我们还对晓晓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跟进服务,不定时进行探访,了解她的情况。”让李明英和同事们欣慰的是,晓晓在新的安置机构里学会了制作和销售多种手工作品,每天的生活过得都很充实、很快乐。“看着孩子们慢慢长大、顺利融入社会,我们都很开心。”李明英说。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护理员到护理部副主任,这些年来,李明英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并先后获得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等荣誉。李明英觉得,这些荣誉不光属于她,也属于和她一起兢兢业业的同事们。“我会把劳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知其难为而勉力为之’的态度,努力为儿童福利事业贡献力量。”李明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