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老“政策礼包”变成实打实的“关爱红包”

时间: 2024-11-18 10:18   来源:中国社会报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为老年人讲解紧急呼叫设备使用方法。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创新搭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10大类、85小类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供图/广东省民政厅

莫冠婷   李端莹   项建标

面对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广东省抢抓战略窗口机遇期,把全面深化新时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将养老服务相关工作纳入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省“民生十大工程”“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出台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满足老年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推动制度创新政策落实

近年来,广东省立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强制度创新、加大政策供给,让一项项“政策礼包”变成了惠及老年人的“关爱红包”。

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省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129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1亿人,总参保率98%以上,累计1.6万多名老年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309.7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老人津(补)贴,74万老年人享受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60万老年人享受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贴,1448万老年人参加“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保费规模和覆盖率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

据初步统计,广东省有420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设置了老年医学科,安宁疗护试点范围扩大到广州、深圳、汕头、珠海、东莞、韶关、中山等7个地市,为老年人打造优质就医模式和环境。

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各级福彩公益金按不低于55%的比例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目前,广东省已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过2.1万个,其中城市、农村地区覆盖率分别为100%和71%,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7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指标任务;建设养老机构1638家、养老机构床位21.31万张,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康养和医疗服务;“十四五”以来,累计为7.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今年,广东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体球网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的通知》,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联合举办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养老护理员赛项,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加快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东省着力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营造孝老尊老助老良好社会氛围。

“十四五”以来,广东省持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组织开展智能技术培训活动7000多场次,有效帮助老年人跨越生活起居、金融消费等高频场景“数字鸿沟”。广东省民政厅联合司法、公安等部门不断完善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老年维权网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加强老年人权益普法宣传。2021年至2023年,广东省共有132个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加快培育银发经济发展动能

广东省民政厅聚焦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作用,坚持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扩大养老服务消费,发展壮大银发经济。鼓励大型央企、国企,大型民企、中小型民企及社会组织等全领域参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广东省民办养老机构达635家,建设养老机构床位11.51万张,分别占全省养老机构和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8.8%、54%。老年医疗器械、康复辅具供给能力居全国前列,轮椅、助行器等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过半、出口份额占比达70%,入选国家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的企业和产品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广州市黄埔区率先编制出台区(县)级“银发经济10条”专项政策,积极打造大湾区银发经济产业园;深圳市依托国家(坪山)生物产业集聚区,建立大湾区康复辅助器具创新中心和智能康复辅具产业基地,借助“深i企”平台打造“银发经济虚拟产业园”;东莞市成立银发经济产业联盟,依托松山湖科学智汇城项目为银发经济企业打造高标准产业空间。此外,每年一次的中国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等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助力打造国内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发产业用品展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