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供需适配 提高老年人幸福感

时间: 2024-11-14 09:03   来源:中国社会报

向春玲

近日印发的《体球网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挖掘养老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老年人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不断增强。发展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将老年人的消费需求有效转化为晚年的幸福感,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也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

老龄化社会蕴含巨大的消费潜力

老年人既是经验丰富的生产者,又是不可忽视的消费者。未来10年,我国每年约有2000多万人进入老年阶段,老年消费市场巨大。随着我国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新的老年群体消费观念更新,消费意愿和能力更强,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不仅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家政服务、养老金融等服务消费,还包括文化、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居家和公共场所的适老化改造等,这不仅需要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更需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养老服务消费存在供需不适配问题

尽管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但目前仍供给不足,进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供需错配,阻碍了养老消费潜能的释放。以养老服务消费为例,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但客观上仍存在养老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在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精细化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养老服务个性化、专业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养老服务业还面临着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高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养老服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物消费上,当前老年用品市场依然存在研发投入不足、适老产品供应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缺乏客户精准定位和专业性延伸等问题。

从多方面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对于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在积极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要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等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拓展居家助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提供助浴、助医、助洁、助行、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同时,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保障老年人居家安全。

第二,发展社区便民服务。聚焦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改造一批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设施,引导老年日用产品实体店合理布局,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提供就近就便、优惠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

第三,完善养老照护服务。引导地方对养老机构普通床位和护理型床位实行差异化补助。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适当增设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专区。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毗邻建设、资源共享。建立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之间的服务转介衔接机制。

第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充分利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采用委托经营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鼓励盘活闲置农房,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运营能持续的养老服务。

第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建设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养老服务设施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支持存量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护理能力。面对老年人的新需求,要强化老年用品创新,实施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重点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和老年休闲陪护产品。同时,发展智慧养老,搭建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化养老服务。面对一些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积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升级,研发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