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新 李 艳
2013年,国家主席体球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余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广受欢迎,各方共建“一带一路”硕果累累,搭建起了一个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国际合作大平台。
9月26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共建“一带一路”约60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国际高端智库的代表以线下线上形式参加会议。会议旨在研究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设计实施更多小而美的海洋项目,分享海洋治理经验和方案,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有倡议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发布了《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可持续发展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说出了共建国家人民的心里话,与共建国家民众心心相印。
《倡议》指出,海洋是维持人类生计福祉和文明永续发展的源泉,是各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重要载体,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全球合作,推动全球发展的关键领域。当今,各国面临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双重压力与挑战,如何兼顾平衡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人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使命,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系统性变革,促使山水林田湖草沙海一体化保护与综合治理格局焕然一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理念和最佳实践,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2023年10月,国家主席体球网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这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生态保护指明了前进方向。
《倡议》共涉及六方面内容。
在实施海洋空间规划,优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方面,支持摸清合作国家海洋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要素等家底,编制海洋空间规划,优化海岸带城镇的居住、生产、生态空间布局和海岸带的渔村、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百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划定海洋资源开发区,明确开发利用程度、方式与环保措施等,提出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比较优势,合理布局海洋产业,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和滨海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海洋生态公园,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制定实施海洋空间规划的政策措施,确保其有效执行。
在加快发展蓝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蓝色动能方面,用基于生态系统理念和高新技术赋能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支持以下产业发展:海上风电和潮流、潮汐能发电等产业;现代海洋牧场、深远海大型网箱养殖等产业;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产业;海洋文化、康养、旅游等产业;绿色智能海洋装备与高端船舶建造、绿色港口与航运等产业;海洋感知系统与数字经济等。
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调方面,加强对濒危海洋物种及重要栖息地保护,开展对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开展对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与技术合作,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韧性。加强对船舶及海上设施的污染物排海、陆源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微塑料等综合治理,建设清洁健康的海洋。开展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发布海洋环境状况报告,提升海洋活动监管行动的透明度与信息的公开化。
在完善海洋综合管理,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规制度方面,健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制定完善海洋开发、利用、保护、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技术规范,推进依法治海。开展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海洋治理政策交流与管理案例分享,推广经验,互学互鉴。凝聚各方利益共识,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海洋治理,共同推进海洋治理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在加强海洋能力建设,夯实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方面,积极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实施、海洋资源开发养护、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防灾减灾管理、海洋养殖与可持续渔业、海洋环境监测、国家管辖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能力建设等技术培训,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支持选派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和各国科研及管理人员互访互学,促进人才培养与交流。健全完善“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与能力建设合作机制,发布《“海丝”共建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
在提高海洋文化素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方面,积极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推进实施海洋科学研究合作计划和项目,推动国家间海洋数据共享,推进海洋科学知识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护和利用海洋文化遗产,促进各国海洋文化交流、共赏、互鉴,不断形成美美与共的良好风尚。发挥滨海社区、体球网和公众的积极作用,开展公民海洋素养教育和蓝色市民活动,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优与统一。
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有行动
会议还发布了《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八项行动》,内容包括:
支持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合作。开展“推行海洋空间规划,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合作,基于生态系统理念编制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海洋空间规划,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海洋自然资源,促进海洋经济和沿海城镇与社区均衡发展,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海洋目标。
支持开展海洋可持续发展评估合作。发挥海洋空间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实验室作用,合作开展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海岸带自然生产力、城镇建设、岸线利用、产业布局、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等研究,联合发布《“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促进海岸带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
支持开展海洋能力建设合作。开展双边、多边海洋能力建设合作项目,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海洋青年专家学者来华参加海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观测监测、综合管理等培训、研修活动,资助来华做访问学者或攻读博士学位,促进各国海洋管理者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
支持开展海洋灾害研究合作。开展珊瑚礁白化、海水酸化、海水富营养化、生态系统退化、台风和风暴潮预警等合作研究;开展小岛屿国家海平面观测设施建设、专业人员培养、应对措施研究等合作,发布《气候变化下小岛屿国家海平面上升状况报告》,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提升沿海地区韧性。
支持开展海洋国际交流合作。联合举办“海洋空间规划与蓝色经济发展交流会”“联合国海洋发展大会‘一带一路’海洋边会”等国际活动,推动科学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间的对话交流,促进各国交流互鉴、增进互信,提升海洋国际合作水平,为全球海洋治理献计献策。
支持开展海洋公共产品研究合作。联合开展海洋法律、规划、政策、技术规范等研究,开展海洋区位、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研究,开展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蓝色经济发展与中国发展对接研究,开展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项目合作等,推动研究成果开放共享,为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公共产品支持。
支持开展蓝色经济发展招商合作。联合编制合作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规划和招商引资方案,搭建中国相关企业和各国相关企业发布招商引资信息沟通的桥梁;支持中国企业到相关国家考察、洽谈、投资兴业,促进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蓝色经济快速发展。
支持开展海上丝路网络平台建设合作。在海上丝路综合业务平台基础上,联合打造海上丝路网络服务平台,跟踪项目进展、增进互动交流、展示合作成效、推广成功经验,推动海洋合作不断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不断增强合作国家海洋发展实践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
提供海洋空间规划公共产品
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了解,促进贸易往来和人员交流,有助于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
此次会议发布的《2024年“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中国海洋空间规划经验与成就》《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编制指南》等海洋空间规划公共产品,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为当今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
《2024年“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福建海洋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厦门大学)联合发布,以2022年为评价基准年,对“海丝”共建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报告选取了大气、土地、海洋、淡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7个主题,下设19个子主题和35个指标,经过层层聚合形成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用于反映各个国家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报告可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充实合作交流内涵、改进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依据,助力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海洋空间规划经验与成就》收录了中国海洋空间规划和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展示了中国在实施海洋功能区划后取得的诸多成绩,例如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保障了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及海洋经济发展迅速。该书将有助于广大海洋空间规划从业者深入了解中国海洋空间规划,有助于各国海洋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政策与业务水平,有助于推动沿海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
《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编制指南》涉及技术交流、产业合作、编制技术、数据采集、信息系统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内容,以期指导海上丝路国家编制适用于本国国情的海洋空间规划,推动中国与海上丝路国家市场对接,为全球沿海国家贡献中国海洋治理方案。
共议合作推动蓝色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设立了“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发展”“海岸带综合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4个平行论坛,旨在加强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海洋空间规划合作,共同探讨蓝色经济的发展方向。
来自自然资源部、外交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沿海省市海洋行政部门、海洋科研院所大学、智库机构等有关负责人和代表作主旨发言和观点分享。如在平行论坛“海洋空间规划”上,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双建介绍了中国海洋空间规划的改革与展望;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研究院副院长滕欣展示了海洋空间规划对外推广公共产品,分享了中国海洋空间规划主要经验等。在平行论坛“蓝色经济发展”上,海南省海洋厅厅长李东屿主持论坛并作题为《共同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国际合作,共建蓝色经济合作促进海洋治理机制》的主旨报告,强调海洋作为全球联系纽带的重要性,提出在海洋空间规划与蓝色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倡议等;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英明从政策层面出发,阐述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蓝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性;毛里求斯人口与发展协会执行主任朱塞里·哈里深入探讨了海上丝路国家开展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的可能性与前景等。
实践已充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各国谋求发展的迫切需要,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热切期盼,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了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中国将与各方守望相助、和衷共济、携手同心、行而不辍,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全力助推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和平发展的新世界,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