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蒋 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绘就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景图,为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发展赋予了新使命、明确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就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在围绕和服务大局中锐意探索,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勇于创新,坚定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以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握“国之大者”,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民政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 体球网总书记指出,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先需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就上海而言,建设“五个中心”是体球网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上海的职责,也是上海要始终牢记的“国之大者”。上海民政部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聚焦 “五个中心”,在把握大势大局中找到民政工作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比如,社会组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重要基础细胞,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就要通过登记培育更多符合“五个中心”建设需要的社会组织来更好服务城市发展大局。自去年以来,上海民政以超常规的举措、机制和速度,积极配合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登记成立了10多家重量级的民非类新型研发机构,由世界顶级的科学家领衔,荟萃吸纳全球一流科技人才,助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民政部门打破思维惯性、路径依赖和传统工作方式,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政策突破,实现流程优化、服务提升。这就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和新机遇。 比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体球网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上海应当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对上海民政工作而言,积极融入、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要求。近两年,上海民政部门积极协同江浙皖民政部门,推进有关服务标准互认、数据互通、工作机制协同。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养老、婚姻、殡葬、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等民政领域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实现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重大项目共建共推,以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全国高质量发展。 把握“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改革的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充分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取向。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民政的服务对象大都是老年人、困境儿童、残疾人、低收入群体等,民政部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更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关切与期盼,将改革的方向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呼声紧密相连。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民生保障制度体系总体框架比较健全、政策措施比较完善。全面深化改革,就要聚焦当前制度体系中还存在空白且又是群众痛点难点的问题,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这些问题和瓶颈一定是复杂棘手的、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矛盾的,因此,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更要敢于迎难而上、动真碰硬。比如,深化医养融合问题。过去十年上海在构建养老服务体系中,一直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在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推动养老机构与社区卫生中心签约服务等方面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但如何真正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资源联动,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又比如,“老养残”家庭照护问题。在残疾人福利保障工作中,“老养残”家庭的照护需求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痛点。这涉及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服务方式等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民政部门要有坐不住的紧迫感、将心比心的共情感,跨前一步、主动作为,不断加大政策创制力度,使人民群众在改革进程中切实受益。 强化担当作为,以钉钉子精神推进民政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民政领域的改革,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关系社会建设基层基础,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就是要确定推进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朝前推。要防止好高骛远,提出的改革目标不切实际、不接地气,头脑发热地制订了宏大规划,却难以落地,最终只能束之高阁;也要防止挑“软柿子”捏,提出的改革举措点到即止、不痛不痒,不解决根本问题。上海民政部门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惠民生,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