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在民政服务中感受更多温暖
——记“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

时间: 2024-10-31 09:32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安   娜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宜昌市民政局自觉把民政工作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牢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动能越来越强劲。

长期以来,宜昌市民政局在守正中创新、在克难中奋进,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多次得到民政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省民政厅的肯定,赢得宜昌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上,宜昌市民政局被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兜底线、强保障

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孙奶奶,最近身体怎么样?家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近日,在宜昌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猇亭区民政局和社工机构工作人员对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开展走访,询问日常生活所需,记录身体健康情况,并对房屋安全和水、电、燃气等进行检查。

走访中,工作人员为每名特困人员送上了一份小礼物——一个专属相框,装有此前他们为特困人员拍摄的纪念照片。87岁的黄爷爷收到照片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说:“你们太有心了,这张照片拍得真好!”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长期以来,宜昌市民政部门始终把保障民政服务对象特别是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任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保基本、兜底线、防风险、促发展,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由“兜底民生”向“品质民生”转变,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

近年来,宜昌市民政局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及财产核算办法》《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有序、高效进行。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打造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准确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救助效果不受物价波动影响。创新救助服务方式,为困难群众提供探访、帮办、助医、培训、心理慰藉等全方位的关爱服务。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宜昌市民政局努力扩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覆盖面,积极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党建+社会救助”改革试点,打造党员干部多元服务新模式。推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零资料”申请,开展“通过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救助对象”“居住地申享救助”等改革,实现政策找人、免申即享、快速办结、全省通办。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慈善超市联动体系,募捐慈善款物2.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15.37万人次。

聚合力、添动能

助力共同缔造谱新篇

10月26日早7时许,三五成群的身影陆续出现在长江宜昌段江滩。他们身着荧光背心、手提塑料袋,捡拾着烟头、瓶子、渔网等垃圾。他们,就是“三峡蚁工”志愿者。

“三峡蚁工”发起人李年邦自幼在长江边长大,怀着对母亲河的敬畏之心,从2015年11月开始,他每天早起半小时到江边捡拾垃圾。在李年邦的带动下,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到2016年年底已发展至300多人。在西陵区政府支持下,李年邦登记注册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目前已累计开展环保公益活动835场次,20多万人次参加,清理垃圾1118吨。

在宜昌市,像三峡蚁工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有2600余家。近年来,宜昌市民政局坚持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以社会组织为切入口,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宜昌市成立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和市社会组织总会,通过升级市社会组织公益园、建设县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打造乡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站、设置村级服务室,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平台,以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出台《体球网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开展社会组织建功先行区三年行动、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三年专项行动等,在培育发展、能力提升、作用发挥、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强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和共同富裕。举办全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示范带动各地民政部门组织举办公益创投活动,累计投入项目扶持资金500多万元,助推社会组织从有形有量到有效有质。摄制的以社区社会组织为主题的公益短片《汇聚微光 缔造幸福》亮相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并获评“中国民政”单元优秀作品。

优服务、提质效

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今年88岁的张英是一名高龄独居老人,居住在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的一处老旧住宅内。近日,宜昌市民政局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为张英家实施了全方位的适老化改造升级。

卫生间地面进行防滑处理,增设助力扶手和淋浴椅;床边加装安全护栏,更换具有压力分散功能的护理床垫;房间内安装自动感应灯、烟雾报警器、智能监控摄像头和红外探测器;配置紧急呼叫器和智能腕表……提起家中发生的可喜变化,张英满面笑容:“以前最担心的是上厕所和洗澡,现在感觉安心多了。特别是这个智能腕表,孩子们不在身边也能随时知道我的情况,心里更踏实了。”

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基本社会服务,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宜昌市民政局聚焦人民群众对老有颐养、幼有关爱、婚有和谐、逝有所安的更高期待,全面争先、奋力创优、锐意创新,以高质量的基本社会服务增进人民福祉。

——全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全力争取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资金,助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牵头制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规范》等5项省级标准。探索开展医养结合发展试点、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把婚俗改革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打造“520”集体颁证服务品牌,建设国风结婚登记场所,成立婚庆产业协会,助力“甜蜜经济”发展,推动“婚登+”服务提质增效,倡导文明婚俗。

——加快殡葬公共服务改革,秭归“墓园变果园”经验成为湖北省山区县殡葬改革样本。打造智慧殡葬平台,实现“居民身故一件事”和“只需跑一次”殡葬业务办理线上线下服务互通。四项基本殡葬服务费实现全免,个人最高可减免1250元。

“荣获‘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的珍贵荣誉,既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激励我们立足岗位职责、再续民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不竭动力。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宜昌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山表示,下一步,宜昌民政将坚持以担当坚守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继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上用心,在关爱“一老一小”和服务“一红一白”上用情,在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上用力,脚踏实地、勇于探索,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他们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