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静静)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日前,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发布通知,要求各市级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拓展就业岗位、加强就业资源对接、细化就业服务、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通知要求,各社会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持续挖掘岗位资源和就业需求,进一步稳住存量岗位,扩大增量规模。基金会等慈善组织要积极引入公益慈善项目和资金,助力基层民生保障,带动开发相应岗位。专业性社会组织要巩固拓展社会救助、养老等领域服务空间,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见习岗位。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项目的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发与承接服务相适应的就业岗位。 通知提出,各社会组织要发挥联系会员、企业、高校的独特优势,创新就业资源对接服务模式,搭建和完善就业对接服务平台。各行业协会商会要主动收集发布行业就业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精准对接。要加强校社合作,有序组织高校大学生到会员企业、基层社区深入了解职场环境,快速适应就业需求。各社会组织要通过提供就近服务、建立人才供需链、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要突出重点,加大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力度。职业教育类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养老、托育、家政等技能培训,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推进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人才培养。权益保护领域的社会组织要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公益援助等权益维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