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阮梦勤 作为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地名既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生活的基础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的乡村空间定位越来越精准,对地名的需求不断增加。 “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安徽省通过全面加强乡村地名管理,夯实乡村精准治理的基础;通过繁荣地名文化,活跃乡村文化活动;通过深化地名信息服务,联通乡村与城市;通过挖掘地名的内在价值,释放乡村资源要素,充分彰显地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乡村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进村问路到扫码识途 黄栗树村位于安徽省全椒县西北部,属于大别山余脉,因漫山遍野的黄栎树而得名。全村面积约20平方公里,60%的土地被森林覆盖,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这里也是全椒县开展“乡村著名行动”的试点村。 “首批19条乡村道路命名中,有15条以原自然村命名,目的就是帮乡亲们留住记忆和乡愁。”黄栗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金荣介绍。 “常听说黄栗树村风景好,可每次来玩都找不到景点位置。现在,只需在村口的路牌上扫一下二维码就能导航到景点和农家乐饭店了,还能看到村里的基本信息,对我们这些外地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一名游客说。 在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过程中,黄栗树村通过探索“互联网+地名”服务,将旅游景点、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民宿等上图,为文旅资源开发、重点产业发展等领域提供地名信息服务,让往来游客变进村问路为扫码识途。 “以前,我在网上买水果和鱼肉,快递都要到村委会去拿。现在,安装了这个门牌,快递员就能送货上门,太省心了。”黄栗树村的一位老人说。 “2023年以来,依托‘乡村著名行动’,全县新命名道路58条,其中,城区道路更多体现时代精神、文化特色,乡村道路侧重于以原自然村名称命名。同时,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全县新设置地名标志470块,安装‘智慧门牌’323块,织密了乡村地名网,健全了乡村地名标志导向体系。”全椒县民政局党组成员顾义胜说。 “地名+”助力乡村振兴 从道路命名入手,开启乡村振兴“加速器”。青阳县对酉华镇、庙前镇、朱备镇、乔木乡、杜村乡的21条村道进行命名,为地名赋能产业振兴带来了新活力。 朱备镇将军村西马组只有19户人家,100多口人,种茶叶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民吴建国有3亩茶园,原来他采摘的茶叶都是挑到集镇、县城去卖,现在是客户直接导航到他家来买,加上周末经营农家乐,他家每年有6万多元的收入。 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中,青阳县着力打造智慧地名,以“互联网+地名”的方式,将二维码设置在美丽乡村和旅游道路标志中,打开手机扫一扫,即可满足游客需要。目前,全县共设置乡村地名牌230个。 同时,青阳县策划推出“古祠生辉之旅”“诗意山水之旅”“疗愈康养之旅”等多条主题旅游线路,让游客充分感受莲峰云海、九子岩和将军湖等热门旅游景区魅力,了解九华黄精、金银花、皖南土鸡和野生葛粉等极具青阳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拓展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讲好地名故事,提升青阳知名度,进一步擦亮了青阳文旅名片。 展望未来,青阳县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平满怀信心:“青阳县将持续深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努力提升城乡地名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探索构建乡村地名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让沉默的地名能说话,让地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长丰县义井镇有一条古驿道,虽不如茶马古道等闻名天下,却也千余年不曾中断。坐落于古驿道之上的一个小集市,因驿道而繁华,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就是车王集市。历经千年时光的雕琢,传统古村落已成为一个个文化宝藏,并在合肥四级联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的背景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和风采。 对于合肥四级联动模式,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陈轶喆介绍,在市级层面,合肥将“乡村著名行动”纳入市政府“智慧合肥时空大数据平台”统一建设,链接和联动相关“地名+”服务;在县区层面,建立县、乡、村地名采词库,提升乡村地名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已初步完成试点镇村等共计6处地名方案编制,完成道路命名137条;在乡镇层面,发挥地名的地理标识功能,推动地名元素和地名文化内涵与乡村特色产业品牌有机融合,持续为产业发展赋能;在村级层面,各村(居)致力于让群众在娱乐中增长地名知识,提高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命名、扬名”的良好氛围。 说到“乡村著名行动”,义井镇车王村老党员陈明祝非常自豪:“我们车王村是安徽省千年古村落,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过去,不仅游客不了解我们村的历史,甚至连本地居民都不知晓车王村名字的由来。”“乡村著名行动”开展后,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进一步挖掘了车王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凤凰桥”“三官庙”等老地名、历史文化地名进行活化派生使用,并对村里的道路进行命名,建设了路牌和地名展示设施,不仅讲清了村名的由来,更宣传了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乡村著名行动”中,长丰县造甲乡双河社区进一步加强了地名文化传承保护,建立了自己的地名录,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同时,让优秀地名文化进村入户,让地名文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一些老地名记录着我们双河社区的发展历程,承载着村民的美好记忆。”双河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崔少先说。 当古老的故事因地名而流传,当沉睡的文化被地名唤醒,地名工作助力“皖美”乡村振兴的作用也将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