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强国建设,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新时代赋予社会组织新使命,也给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有关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努力以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寻找破解之道,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今天,本报推出社会组织党建专题,分别介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的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供各地参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党建+”模式引领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栾庆久 王 睿 2023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政局持续探索创新“党建 + 服务 + 公益”新模式,有效激发党建“红色引擎”,构建起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良性工作体系,形成以社会组织党组织为堡垒,会员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发挥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的强大合力,高效引领全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推动“党建+业务”融合 哈尔滨市民政局始终把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贯穿于社会组织工作全过程。对增量社会组织实行党建工作与登记管理工作“三同步”(同步采集党员信息、同步组建党组织、同步指导党建工作入章程),严把“入口关”;对存量社会组织实行“五嵌入”(年报时嵌入、等级评估时嵌入、换届改选时嵌入、购买服务时嵌入、孵化培育时嵌入);强化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编制印发了《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工作手册》《党建工作文件汇编》和《发展党员工作流程》,让党建工作更标准、更规范;强化党建工作阵地建设,采取单独建立、联合建立和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等方式,推动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市本级社会组织已建立党支部 207 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 81 名,2023 年哈尔滨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共发展党员 5 人。 强化“党建+服务”职能 召开“党建 + 服务”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大会,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就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专题培训;邀请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税务局等 8 家单位,围绕惠企纾困、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税收减免等进行政策解读,根据行业类别梳理惠社、惠企扶持政策,形成 25个“政策包”二维码,供社会组织查询使用,并在哈尔滨民政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送。 拓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把好政治方向的基础上,帮助行业协会商会对接哈尔滨新区、市商务局、市投促局等部门,进一步推动政社共建中俄经贸交流与合作平台,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截至目前,对接俄方企业签订意向合同 6.3 亿元,1 家社会组织负责人被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聘为中俄经贸交流首席代表。 开展“情系老年群体·践行社会责任”“牢记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等主题党日活动,组织 30 家社会组织 50 余名党务工作者赴道外区巨源镇国防教育基地参观红色传承馆、国防教育馆等场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丰功伟绩,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组织勇担时代重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有形”向“有效”转变。 创建“党建+公益”品牌 围绕“民政牵挂·伴在左右”品牌建设,哈尔滨市民政局以建强社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创建社会组织“党建 + 公益”品牌,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和公益服务。 引导社会组织服务民生福祉。扎实开展社会组织陪伴式成长双服务活动,创新打造哈尔滨市社会组织双服务公益超市,将首批 17 家社会组织打造的 22 个公益服务项目纳入社会组织双服务公益超市,同时将双服务公益超市设为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实践基地,定期组织社会组织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和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截至 2023 年年底,累计开展服务活动 16 次,惠及辖区居民 3000 余人次。 引导社会组织践行社会责任。2023 年 8 月,哈尔滨市所辖的双城、五常、延寿等 9 个市(县、区)发生洪涝灾害。全市各级社会组织党组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带领社会组织投入到应急救援、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哈尔滨市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志愿者协会、哈尔滨市水上搜救志愿者协会等多家应急救援社会组织,组成党员突击队,疏散和救援受困人员 100 余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5 家社会组织捐赠被褥、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救灾物资,价值总计 150 余万元;社会组织开通心理疏导热线,化解焦虑情绪,稳定民心,增强灾后重建信心;哈尔滨市来顺公益志愿服务中心成功对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为受灾地区发放粮油包、生活保障箱等共计 1500 余万元的灾后重建物资。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探索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模式 任国平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枢纽型社会组织,拥有行业协会会员203家、企业会员237家,涵盖了上海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金融、信息、贸易、物流、设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单位共6万余家。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于2000年成立党委(以下简称市工经联党委),系统内现有党组织163个,含二级党委1个、三级党委2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157个,共有党员1484名。多年来,市工经联党委注重发挥枢纽型党组织作用,全力提升会员单位党建工作质量。 分层分类,科学设置行业协会党组织 针对行业协会党组织规模、人员配备、工作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市工经联党委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单位开展行业党建,比如引导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党委、上海市铝业行业协会党总支将党建工作延伸至会员单位党组织,进一步密切协会与会员之间的联系;在行业协会秘书处成立党支部,增强党组织在协会日常运作中的引领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把党员人数不足3名或新成立的行业协会编入业务相近的联合党支部,指派党建联络员,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截至目前,市工经联党委已成立9个联合党支部,覆盖46家行业协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体球网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及上海市委相关文件要求,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党员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担任。针对上述岗位不是党员或党员组织关系不在行业协会的情况,市工经联党委创新工作方法,委派党建督导员对协会党支部工作加以督促指导,确保协会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抓好龙头,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市工经联党委高度重视对行业协会会长(法定代表人)、秘书长以及换届后党组织书记的人选进行审核把关,要求符合条件的会长或秘书长担任协会党组织书记。目前,协会党组织书记中,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或副秘书长担任党支部书记的占比从2018年的72.8%提高到现在的96.5%。2016年以来,在市工经联党委的指导推动下,99个(次)党支部完成了换届。 此外,市工经联党委坚持每年举办两次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文件、实务培训、经验交流等。2018年以来,多次组织行业协会党支部书记赴贵州遵义、甘肃酒泉等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考察、座谈研讨相结合,传承红色基因。 夯实基础,不断推进制度机制建设 2014年,为加强经验交流互鉴,市工经联党委根据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探索成立党建工作站。每个党建工作站由3家至5家协会党支部组成,市工经联党委每年会划拨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党建工作站开展工作。目前,市工经联党委已成立党建工作站17个,覆盖73家行业协会党组织。 市工经联党委注重加强行业协会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对于新成立党支部或党支部处于换届改选阶段的行业协会,会提前审查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后对15家提出过调整意见;对于未能正常开展党建工作的三家党支部发出限期整改、撤销建制通知,将其并入联合党支部;对于协会秘书处及党支部工作陷于停顿的两家行业协会,在听取该协会会长意见基础上,提名党支部书记候选人,经谈话、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后,任命其为协会党支部书记,并向会长办公会建议,由该书记在协会换届和整改中临时主持秘书处工作。 由点及面,开展党建品牌建设活动 2021年,市工经联党委制订了行业协会党建工作三年规划,提出加强系统内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经过几年努力,涌现出一批行业协会党建品牌。比如,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处党支部探索出“互联网+党建”模式,把党的工作、学习和活动延展到网上;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党支部推出“党员群众1+1”品牌,提升党员的向心力和行业的凝聚力。 由于党建品牌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党支部等6家党组织被评为上海市经济信息化系统“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激发热情,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 市工经联党委依据党内有关条例和工作制度,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党内“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工作。2016年以来,共有123个(次)先进党支部和202名(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及市工经联党委表彰。许多党员表示,开展党内评选表彰,使大家有了努力方向和学习目标,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助推海洋强国建设 潘新春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党支部(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党支部)自成立以来,自觉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将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发展全过程,助力推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2019年,基金会被民政部评为4A级社会组织;2021年,基金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 建立党建引领业务的工作制度 海洋基金会党支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 以党建推动业务发展,并通过制度的方式将党建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说来,基金会领导班子在党支部的指引下,根据“十四五”规划和工作实际先后制订了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党建组织工作制度、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经费管理办法、党支部档案管理办法以及年度工作要点,筑牢基金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在党建引领下,基金会党支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助推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蓝色伙伴关系和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工作,取得了实效。 以党建推动“十大行动”落细落实 通过理论学习,特别是对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领悟,党支部结合海洋基金会的职责形成了“十大行动”工作任务。“十大行动”涉及100多个项目、6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机构参与,任务艰巨而繁重。基金会每名员工都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致力于推进“十大行动”落细落实。 “十大行动”包括:一是开展海上丝路蓝色经济行动,与莫桑比克、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斐济等19个国家和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区域组织合作开展了海洋空间规划、蓝色经济、人才培养、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等项目,积极拓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空间。二是开展海上丝路海岸带评估行动,已与海上丝路沿线4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了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研究,从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发布了《“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报告》,提升了中国国际海洋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水平。三是开展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已成功联合申报并获批4个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项目,为中国和西太平洋地区提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方案。四是开展蓝色伙伴关系行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世界经济论坛等建立蓝色伙伴关系,开展全方位海洋合作。五是开展海洋高质量发展行动,搭建中外大型企业投资平台,累计举办数十场海洋经济发展论坛。六是开展海洋国际交流对话行动,每年举办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中欧海上航道安全对话国际研讨会等活动,提升了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中国话语权。七是开展海洋生态保护行动,已举办500多场净滩活动,实施了50多个生态治理项目,提高了全民海洋保护意识,解决了群众身边的海洋生态难题。八是开展海洋青少年人才行动,在全国60多所中小学校建立海洋图书馆,举办系列科普活动,开展了涉海外交知识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九是开展弘扬海洋人文精神行动,连续多年组织各类海洋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激发青年人的海洋情怀。十是开展海洋重大问题研究行动,围绕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沿海核电基地冷源安全、海洋碳汇等问题,开展30多个专题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持续激发党员的工作动力 党组织和党员的持续工作动力源于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领悟和落实。海洋基金会党支部积极开展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先后赴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双清别墅、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等地参观,了解红色历史,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海洋基金会党支部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塑造青年人的正确价值观,让他们勇挑重担、加速成长。 海洋基金会党支部紧紧围绕服务建设海洋强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国家战略,实施了“十大行动”,形成了一个宏大国际国内朋友圈、合作圈、交流圈,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党支部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