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期基金会双月沙龙聚焦慈善事业规范发展
让慈善募捐在法治阳光下运行

时间: 2024-06-25 09:49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王冰洁

“当前慈善募捐法治需进一步规范和明确。”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对慈善组织产生了显著影响。”

…………

近日,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承办、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协办的第35期基金会双月沙龙在北京举行,来自社会组织、高校、企业的嘉宾围绕“完善慈善募捐法治 规范慈善事业发展”主题展开探讨。

慈善法的修改为进一步完善慈善募捐法治带来契机,民政部依法启动修订多部与慈善募捐相关的法规规章,如《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同努力促进慈善募捐在法治轨道上稳步前进,成为本次沙龙的共识。

完善慈善募捐法治对基金会发展意义重大

基金会是法定的慈善募捐主体之一,慈善募捐法治有助于增加基金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基金会的募捐效率、保障基金会的合法权益等。慈善募捐法治的完善对基金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成为本次沙龙的讨论热点。

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岳表示,完善慈善募捐法治对基金会发展至关重要。她呼吁基金会积极参与慈善募捐相关规章的修订,反映诉求、发出声音,与政府立法部门共同推动完善慈善募捐法律制度,助力基金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认为,慈善法的修改对推动基金会发展意义重大,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完善慈善募捐法治、通过法治思维推动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同关注、合力探索的热点话题。

慈善募捐是慈善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慈善募捐是慈善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修改后的慈善法进一步完善了规范慈善募捐运行的有关规定,包括要求慈善组织报告“募捐成本”、完善合作公开募捐制度等,对于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相关修改情况,嘉宾展开探讨交流。

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何国科认为,慈善募捐是慈善法规制的重点,慈善募捐相关条款约占慈善法条文总量的五分之一,这些条款构成了慈善募捐的基本法律制度框架。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马剑银介绍了慈善募捐法律规范的演变历程。马剑银谈道,慈善募捐从1994年起开始法治化,经历多次演变,2016年慈善法确立了慈善募捐的核心规范,2023年修改后的慈善法进一步作出完善。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认为,修改后的慈善法将募捐成本和管理费用并列,意义重大。随着各方对募捐成本的认识逐渐加深,未来我国社会捐赠总额将跃上新台阶。

慈善募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何国科认为,当前慈善募捐应以本次相关法规规章修订为契机,进一步细化募捐规则,完善对捐赠人和受益人权益的保障,解决公开募捐资格准入难、公开募捐方案备案难等问题。

上海静安区方德瑞信社会公益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臧婧说,互联网公开募捐当前面临商业与公益边界模糊、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局限了慈善组织对长期价值的关注等挑战。臧婧建议,可加强伦理自律、共建平台规则,使互联网公开募捐回归公益价值本源,构建多方参与的行业治理体系。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章高荣从慈善行业生态发展视角分享了自己对公开募捐规制的看法。他表示,现有的公开募捐制度面临结构性问题,包括公募制度政策目标与实践之间的悖论、规范性要求与成本和能力的冲突等。章高荣建议,应强化治理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提升其公共服务和行业发展的属性,使其更好、更公平地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