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推进老幼融合民生服务综合体建设
老幼同守护 朝夕共美好

时间: 2024-06-07 09:26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刘静静

家家都有小,人人皆会老。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今年以来,北京市西城区聚焦现实需求,探索推进“一老一小”事业融合发展,利用养老服务机构等场地空间建设老幼融合民生服务综合体,绘就“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幸福场景,让朝阳更美、让夕阳更红。

服务阵地共建互融

养老驿站中嵌入未保站

仲夏时节,万物丰茂,满眼尽是葱茏浓郁。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右北大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内,也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楼活动室内,一个孩子全情投入地拉着手风琴。在他的对面,几位老人正伴着乐曲翩翩起舞……右北大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站长郝令衡告诉记者,这是该驿站定期举办的老幼融合活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右北大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二楼,嵌入式建设了白纸坊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房间内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贴满了以往活动的照片,图书架上整齐陈列着多种多样的儿童书籍和毛绒玩偶。二楼的活动大厅约30平方米,摆放着不少康复器材。“这个活动大厅既是养老服务驿站的康复区,也是未保站的活动区,不仅经常举办为老服务和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活动,还开展了多次家庭教育讲座等老幼融合活动。”白纸坊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门捷介绍,为更好地服务好“一老一小”,白纸坊街道将未保站搬到右北大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内,实现了服务阵地的共建互融。平日有老年人活动和家长活动、周末有“一老一小”主题活动、寒暑假有假期活动……在这个占地800平方米的场地内,老人和小孩共度幸福时光。

记者了解到,在西城区,像白纸坊街道这样开展“一老一小”融合服务的地方还有不少。各街道作为统筹地区资源、促进供需精准对接的主体,充分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资源,结合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综合考虑场所面积、服务时长、周边需求等因素,支持建设不同水平、特色鲜明的老幼融合民生服务综合体。

“到2024年年底,全区计划指导具备条件的街道因地制宜建立有示范引领功能的老幼融合民生服务综合体;到2025年年底,在全区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实现老幼融合民生服务综合体全覆盖,形成老有所养与幼有所育融合发展的服务新格局。”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开展代际共融活动

父母食堂里祖孙同乐

每天中午是西长安街街道太仆寺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父母食堂最热闹的时候。临近11点,陆续有居民来到食堂。炝炒绿豆芽、小炒扁豆丝、萝卜干炒腊肉、酸菜白肉……食堂内,工作人员早早做好了开餐准备,各式各样的菜品整齐摆放着,供居民选择。

点菜、取餐、付款……端着各自选好的饭菜,前来用餐的老年人秩序井然地到不同的包间用餐。记者看到,该食堂共规划出了6个包间,包间内既有适合一人或两人用餐的小桌,也有适合多人一起用餐的大桌,总共有102个餐位。

“根据周边社区老年人的需求,我们在去年3月—7月对驿站的空间布局进行重新规划和升级改造,将一层空间全部打造成用餐包间,给社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的用餐环境。”太仆寺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负责人赵翠侠介绍。

赵翠侠告诉记者,其实这些用餐包间还有一个重要功能。近一年来,驿站探索在非用餐时间利用父母食堂的场地不定期开展老幼融合活动。“我们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特长等,通过微信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目前,已开展了多场代际融合活动,既提升了场地的利用率,又丰富了老年人和孩子们的生活。”赵翠侠说。

今年67岁的袁宝春老人,是西长安街街道府右街南社区的居民,家里有两个孙女。“从我家走到驿站也就七八分钟,这里的菜品口味好、种类多,我不仅自己经常在这里用餐,还会带着孙女们来。”作为太仆寺街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父母食堂的忠实拥趸,听说这里举办老幼融合活动,袁宝春每次都积极报名。

“驿站前不久刚举办了插花活动,我是带着小孙女一起参加的。”袁宝春回忆道,在那次活动中,孩子被房间内五颜六色的鲜花所吸引,高兴得手舞足蹈。康乃馨、月季、满天星……孩子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瞧瞧那个,眼里充满了好奇。“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就完成插花并把它带回了家,现在花还开着呢,可漂亮了。”袁宝春开心地说。

袁宝春带大孙女也多次参加老幼融合活动。“让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当数元宵节时开展的扎灯笼、摇元宵活动,能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特别有意义。”袁宝春告诉记者,当时一起参加活动的几对祖孙都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很快就扎出了漂亮喜庆的灯笼,大家还一起品尝了自己制作的元宵。“通过参加祖孙活动,我觉得和孙女之间的互动更多了,关系也更加亲密了。”袁宝春说。

营造老少同乐氛围

养老与托育无缝衔接

整齐摆放的课桌、可书写的电子屏、绿意盎然的绿植……在广外街道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二楼,有这样一个特别的房间。下午4点,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就读于周边小学的几名孩子来到这里,放下书包、拿出课本、打开本子,开始认真地写作业……“老师,请问这道题怎么做?”“老师,我作业写完了!”房间内,孩子们的小手不时地举起,老师一一耐心地进行回应。

据广外街道市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马智介绍,广外街道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23年年底,由街道提供用房、由国企进行运营。“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在满足周边老年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将服务向儿童、残疾人等拓展。”

记者在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内看到,中心共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为助老食堂,二层为健康指导中心、托育教室等。在二层的多功能活动区域,几位老人正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练习八段锦。

“我们从今年1月开始,探索在下午4点到7点开展托管服务,辐射周边1公里内的3所小学。到了学校放学时间,工作人员会去接孩子。”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运营经理曹睿告诉记者,孩子们写完作业后,可以在中心看书、画画、做游戏等。中心在寒暑假还会举办假期托管班,在减轻家长负担的同时,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推进“一老一小”融合发展工作的过程中,西城区鼓励属地街道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组织老幼融合民生服务综合体开展托管服务。西城区养老服务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印发工作方案,明确了在养老服务机构等开展托管服务的遴选条件,即坐落在学校周边、交通便利,具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空间;安全标准、设施设备配置、装饰风格适合开展托管服务;有托管或培训相关资质,或与有托管资质的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有专业从事托管服务的工作人员,等等。

马智告诉记者,美意延年综合服务中心平时注重挖掘社区能人,组织有特长的老年人担任“老师”,为托管班的孩子策划一些特别课程,既增进了老年人和孩子们的互动交流,又弘扬了传统文化。前不久,该中心就邀请社区里的书法爱好者和象棋爱好者为孩子们上了与众不同的书法课和象棋课。老人教得仔细,孩子学得认真,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关注‘一老’,情系夕阳;守护‘一小’,牵挂朝阳。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联动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在全区营造尊老爱幼、老少同乐的社会氛围,切实保障好‘一老一小’融合发展工作的落地实施。”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