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铭 基层社区离群众最近,是家门口的慈善阵地。2022年以来,湖南省长沙市民政局立足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实际,遵循“政府推动、社区主导、多方参与、全民受益”原则,按照全民化、多元化、社会化、标准化发展思路,在大力推进社区慈善中探索设立社区发展基金(以下简称社区基金),利用“善资源”撬动“大治理”,汇聚“小资金”温暖“大民生”。 为了规范社区基金发展,长沙市慈善总会制定社区基金章程,构建“1+N”账户运作模式,为全市社区基金设立专用总账户,在总账户下为每个社区(村)设立独立虚拟账户,方便对基金进行统筹管理和数据分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28个社区(村)设立社区基金,基金总规模突破4800万元,依托社区基金实施项目508个,惠及居民120多万人次。 长沙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说,社区基金整合各方资源、激发社区活力、精准惠及群众,长沙将以社区基金为平台,持续壮大社区公益慈善力量,推动慈心善行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将更多更好的慈善资源融入社区,温暖更多群众。 搭建平台激发活力 实现人人可公益、时时可慈善 走进天心区金盆岭街道赤岭路社区天悦鑫苑小区,集中充电点内电动车整齐排列,曾经“飞线充电”的情况不复存在。低保对象曾林(化名)说:“以往大家充电很随意,既不方便也不安全。社区安装的集中充电设施,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得益于社区基金“筹人、筹钱、筹物、筹服务”的推动,金盆岭街道在开展安全教育和飞线整治行动的基础上,依托社区基金链接智能充电桩企业,在辖区老旧小区建设了63个带有顶棚的集中充电点,新增电动车充电位1207个,辖区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可免费充电。 金盆岭街道党工委书记夏天介绍说,街道、社区通过发动辖区企业、小商户和居民,探索常态化募捐、项目化众筹、商业化造血等模式做大社区基金的“蓄水池”,为社区治理和民生改善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来了基层迫切需要的志愿服务、资金物资等社会资源。截至目前,累计发动541家企业、2066家门店、3万余名居民捐款捐物,价值1079万元。 金盆岭街道的探索是长沙市激发社会活力、凝聚各类资源给社区公益“充值”的一个缩影。为了做大社区基金体量,长沙市慈善总会依托腾讯公益平台开发“爱星社”智慧慈善微信小程序,帮助社区(村)发布基金筹款项目;开发“爱商社”消费捐赠分账平台,引导爱心商家在收款时通过平台自动分账,将部分营业收入捐赠给社区基金,让人人可公益、时时可慈善变成现实。 长沙市慈善总会推出配捐激励方案,对2023年至2024年6月期间累计募集资金达3万元(含)以上的村、5万元(含)以上的社区,进行一次性配捐激励,配捐金额从1万元至10万元不等。 开福区民政局局长任功胜介绍,为了解决社区基金怎么筹的问题,各社区(村)在采取联系共建单位定向捐、动员党员群众自愿捐、提供便利服务随手捐等方式的同时,充分整合现有的雷锋慈善超市、外围停车坪、闲置地块等资源,探索以公益招租、运营等方式为社区基金增量蓄力。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成立社区基金115只,募资超过1000万元,区财政兑现配套激励金961万元。 贴近需求设计项目 助力居民更幸福、社区更美好 长沙市在社区基金使用中,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精准回应服务需求中发挥慈善资源最大效益,不断推进社区基金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 雨花区黎托街道东澜湾社区党总支书记秦文林表示,他们通过实地走访、圆桌讨论等方式摸清居民需求,策划有针对性的慈善项目和公益活动,将社区基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党建引领、文化发展、关爱服务、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5个领域,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本走街串巷的磨刀匠、随处可见的缝纫铺渐渐消失了踪影。很多老年人提出:“能否让这样的烟火气回到身边?”东澜湾社区基金成立后,专门在社区广场一角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集市”,为居民提供磨刀、缝纫、小家电维修等10余种便民服务。 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连升街社区内,有现今长沙市最长、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麻石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很多品牌入驻。社区基金成立后,着力推广宣传这里的历史文化,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打卡,实现了商户和社区的双赢。 望城区茶亭镇梅花岭社区基金秉承“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百姓”的宗旨,开展奖学助困、公益集市等活动20余场,服务2500余人次。 宁乡市煤炭坝镇东山村推进社区慈善体系化建设,在注册成立东山公益慈善发展中心的同时,设立东山村发展基金,建立志愿服务队伍。聚焦村民需求,推出“善美东山”特色公益服务品牌,涵盖关爱“一老一小”、幸福邻里志愿服务、美好家园建设、慈善文化节宣传等方面,引导群众形成向上向善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共同参与一起监督 让社区慈善更阳光、更可持续 社区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区关联各界并长期跟进。赤岭路社区党委书记詹莉云说,让社区基金持续造血,营造公益慈善氛围、培养邻里互助文化、建立健全监管机制一个都不能少。要让社会知道每笔善款的具体流向,确保社区基金在大家共同监督下运行。 2022年1月,赤岭路社区成立全省首只社区基金,选举产生了基金管委会。在赤岭路社区做了十多年夜宵生意的严建国是社区基金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他累计为社区基金捐了5万多元,还以志愿者身份担任了基金管委会主任。他介绍说,管委会对基金的募集、管理和资金使用计划以及社区基金年度收支情况进行审核,对募捐、确定帮扶对象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爱心资金用在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开福区四方坪街道四季美景社区工作人员黄梦怡告诉记者,捐款都进入市慈善总会的基金账户,所有慈善项目的开支必须走审批程序,全部公开透明,钱用到哪里都清清楚楚。这样一来,居民为社区基金捐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社区基金成立不到一年,就募集资金近40万元,为社区“一老一小一困”提供贴心服务和精准帮扶。 “社区基金资金额度大,社会关注度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坚持严管理与优服务并重,提升资金使用公信力,才能行稳致远。”长沙市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通过以标准化的制度促规范、以标准化的流程提效能、以标准化的监管防风险,在资金申请、报账审批、资金拨付、收支公示等环节全部实行线上操作,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基层负担,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 通过两年的实践,社区基金为推动长沙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新路径、注入了新活力。多个社区积极探索“慈善超市+社区基金”融合模式,打造一体化慈善服务平台,逐步推动慈善救助向公益服务各个领域拓展,让人人可以慈善、人人乐于慈善的氛围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