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新 品牌是社会组织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服务品质和信誉的结晶。品牌建设对于社会组织激发创新活力、提高专业能力、提升竞争优势、获取社会资源、增强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 多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致力激发社会组织的发展潜力,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品牌建设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如民政部2023年开展“聚焦社会组织新风采 传递社会组织正能量”系列采访采风活动,提高社会组织知名度;上海连续5年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业大赛,致力于甄选出一批可信、可靠、可持续的社会组织参与经济社会建设;陕西创建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合力团”品牌项目,动员省、市、县三级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广东广州发布品牌社会组织评价指标;四川成都推出培育发展品牌社会组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一系列政策供给、培育扶持、标准制定、赋权增能等有力举措,各地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同时必须正视,我国社会组织在品牌建设上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补齐的短板,如普遍存在起步晚、研究少、意识弱,自身重视程度不高,不注重宣传与推介,缺乏品牌运营人才等问题。这需要登记管理机关和社会组织共同采取措施、有所作为。 社会组织品牌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以政策为起点,夯实基础。将品牌建设纳入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加大公益创投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安排专项资金。二是以专业为导向,增强实效。借鉴企业品牌建设经验,开展跨界合作,引入专业组织开展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三是以项目为牵引,强化支撑。公开征集社会组织品牌项目,持续开展先进社会组织、品牌社会组织等推选和表彰活动。四是以标准为引领,构建评价体系。科学制定社会组织登记评估指标体系和社会组织品牌建设评价指标,以评促建。五是以媒体平台为载体,构建传播渠道。依托新兴和传统媒体平台,推介社会组织品牌项目,扩大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