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劳动创造 传递榜样力量

时间: 2024-05-09 11:00   来源:中国社会报

我们欣喜地发现,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的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名单中,出现了养老服务领域奋斗者的身影。本期养老周刊对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建丽,四川省通江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养护部副主任蒲玉,以及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的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护理班组的先进事迹进行集中报道,以弘扬这些奋斗者埋头苦干、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更多养老工作者在新征程中踔厉奋发、锐意进取、再创佳绩。

刘建丽:服务提升无止境

本报记者   闫   薇

人物名片:

刘建丽,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曾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最佳养老院院长等荣誉。

“服务提升无止境,我们还需持续努力,让老年人在养怡院更快乐、更安心、更舒心。”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刘建丽真诚地说道。

刚上任就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早上8点,刘建丽准时出现在老人的房间,“阿婆,今天感觉怎么样啊?” 她摸摸老人的手,俯身倾听老人的絮语,并仔细记在本子上。

上班先到老人身边走走看看问问,是刘建丽工作多年养成的习惯。走一圈心里踏实了,才开始其他工作。

“她到三市养怡院时才22岁,把老人当成自己的爷爷奶奶照顾,一心扑在工作上,27岁就当了院长,利用自己是医务工作者的优势,加强医疗服务,提升护理质量,让老人得到更好照顾。”院里的老员工看着刘建丽从“小刘”到“小刘院长”再到 “刘院长”,“现在她尽管很忙,但把老人当亲人的那份爱却始终没变,依然会定期和护理团队沟通,了解每一位重点对象的状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去年95岁的袁桂芬(化名)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状况很差,家人照顾不了,送来时几乎处于弥留状态,在刘建丽和护理团队的努力下,袁奶奶挺过难关,现在还能下地简单活动。

24年里,2300多名老人与刘建丽产生交集,他们的晚年过得舒心安适,像袁桂芬这样得到悉心照顾获得好转的例子不胜枚举。

众所周知,失能失智老人是养老服务“最难啃的硬骨头”。2014年,刘建丽上任广安养怡院(三市养怡院与闻裕顺福利院合并而成)院长之时,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自此,养怡院收住的老人中,90%以上为失能失智者,平均年龄超过86岁。

如何让这些老人有尊严、幸福地度过晚年?刘建丽把专业放在了首位——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养怡院建成了一支专业医疗和护理队伍,全科医生、中医、药剂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等20余名医务人员24小时守护老人。此外,养怡院想老人之所想,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招聘员工最看重“有爱心”,撤掉20多张床位给老人营造一方独享空间,增设认知症互动景观,在院内开设“云诊室”……

养怡院的声名口口相传,亲戚、朋友、母子、姐妹住养组合在院里很常见,“老人满意,主动介绍亲朋来住,是对我们服务最大的肯定。”刘建丽说。

引才育才始于心成于新

“老人住得舒适安心,离不开专业敬业的服务团队,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必须下大功夫。”刘建丽说,通过多年摸索,养怡院形成了一套好制度,建成了一支好队伍。

“招人的首要标准是有爱心,要喜欢这项工作,愿意学习提升。” 刘建丽介绍,养怡院有完善的培训体系,护理员入职后要不断接受培训,接受先进的专业理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刘建丽手把手传授经验,给护理员做演示,帮助大家取得职业资格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刘建丽的工作信条,她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和继续教育,提升职业技能。养怡院培养出了浙江省“功勋养老护理员”郭素玲、“浙江工匠”徐丹等多名获得省级荣誉的优秀人才。

近些年,养怡院的良好口碑吸引了不少 90后年轻人加入,刘建丽支持他们大胆实践:组织“创意时装秀”,带领老人赶一把潮流,提振精气神;探索“园艺治疗”,帮助老人改善情绪,减轻疼痛;开设抖音、小红书账号,标记老人幸福片段……

“其实刘院长也很潮,我们用机器人给老人送餐,老人眼前一亮,很有新鲜感,感叹过上了高科技生活。”在养怡院员工看来,刘建丽有超前眼光,院里的5G智慧养老建设提高了老人健康管理、安防消防、环境监控、智能看护等管理水平,让老人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感受人文与科技的双重温暖。

让更多老年人安享有品质的生活

养怡院成立之初就成为海曙区养老机构公建社营改革的试点。在确保公益属性的前提下开展市场化运营,给老人更好、更个性化的支持,是摆在刘建丽面前的重要任务。她大胆创新制度,活化内部机制,制定标准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空间和内容,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改革的效果让政府、老人、家属三方都满意,体现出了公建养老机构的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2020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遴选并表彰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养怡院成为全国49个入选案例之一。

在服务好院内老人、打造服务标杆的同时,刘建丽努力将探索成果转化为服务更多老年人的行动。

为满足老年人家门口养老的愿望,刘建丽带领团队走出院区,探索“院居家”融合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将服务资源向街道、社区和家庭辐射。养怡院承接了海曙区望春街道等地的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打造日托、全托、助餐等服务场景;推出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把养老机构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让那些不愿去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失能失智老人同样得到专业照护。养怡院还托管了古林镇敬老院,远郊区老年人也享受到了高品质服务。

今年年初,养怡院被评为浙江省2023年度五星级养老机构;4月,又被认证为浙江省首家“品字标·浙江服务”五钻级养老服务机构,树立起养老服务领域的高品质和先进性形象。

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护理班组:既做“实干派”  又当“理想家”

本报记者   黄  瑶

团队名片:

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护理班组,长于研修、勇于创新,自制辅具获得多项专利证书。曾获上海市巾帼文明岗、2008—2012年度中国福利会先进班组等荣誉。

“我们做得还不够”“老人无理取闹一定是有原因的”“不仅要保证老人的安全,还要给他们自由和尊严”……这是一群奋斗者的自我评价和工作准则。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护理班组始终追求“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老人”,坚持修炼内功,在专业技能提升和服务方式创新上不断求索,用满腔赤诚善待老人。

勤勉好学,队伍能级不断提升

“今天这件衣服不太适合跳舞,我们洗个澡换一件更漂亮的。”面对闹脾气不肯洗澡的老人,护理员朱卫静巧解难题。遇事沉着冷静、热情尽职、耐心可靠、注重细节……朱卫静的个人标签很多,但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拼搏好学。

2019年,当时只是初级养老护理员的朱卫静被选派参加第九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竞赛。“不想参加,我年龄比较大,学习能力比不过年轻人,而且很多选手都是养老服务、医护专业出身。”但朱卫静很快调整好心态,展现出了非凡毅力。因担心操作时陈述不够准确,她先录音,再转成文字,对照着纠正和记忆;白天练习一整天,晚上对着镜子接着练,清晨4点又起床继续。“既然出来参赛,总要好好努力一番。”

自2008年入职养老院至今,朱卫静不仅考取了高级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还完成了大专、本科的学历晋升。

其实,朱卫静只是护理班组勤勉好学的一个代表。这支由67名成员组成的队伍,尽管平均年龄47岁,但他们仍孜孜不倦通过各种形式提升自己,参加各类资质认证、学历培训、行业技能竞赛、专业研修会议等,“学赶超”氛围十分浓厚,将“最美养老护理员”、2022年度上海市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胜奖等系列荣誉加身。

目前,护理班组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有34人,获得中级以上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的有52人,实现了个人成长和养老护理人才队伍能级提升“双丰收”。

复盘总结,照护服务日臻完善

观察进食变化、提醒如厕技巧、劝说服药、应对疑心……一册近200页的护理员手记详细记录了80多个养老护理技巧案例,这些全部来源于护理员平日工作经验总结。护理班组组长、技师朱芬华告诉记者:“每位护理员都是分享者,也是受益者,我们以这样的方式互相启发、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养老院住着260余位老人,平均年龄87岁。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在逐渐减退,日常照护难度较大,需要养老护理员付出更多的心力。“每位老人都是独特的个体,照护计划和方式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反应来进行,比如针对认知症老人普遍存在忘记吃饭的现象,我们沟通和服务的方法就有十几种。”朱芬华表示,老人的每个行为都有其原因,找到原因并满足需求是做好照护服务的关键。

年逾90岁的周尘卿(化名)患有认知症,时而压抑悲伤,时而暴怒吵嚷,甚至用拐杖攻击护理员。“老人总说无人关心他,我们就联系了他在国外的女儿。每周都能跟女儿通话,老人的状态正慢慢变好。”护理员蒋巧凤坦言,“要从照护中找原因,老人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不仅情绪稳定,还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脸上也有了笑容。”

“老人的反应和状态是照护效果的一面镜子。”朱芬华介绍,护理班组重视总结提升,形成了由月度培训、楼组学习和读书分享会等多项特色培训项目组成的内部培训体系,月度培训内容来源于各楼组组长结合过去一年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的培训需求;楼组学习主要聚焦近期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群策群力找解决办法,“读书分享会由技师工作室牵头开展,发挥高级养老护理员‘传帮带’作用,每个月都会组织理论和实操分享。”

据了解,朱芬华养老护理首席技师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主要在照护技能技巧培训、护理员心理疏导以及创新引领等方面发挥作用。

敢想善做,护理手段持续创新

“奶奶,咱们调整一下姿势,把药吃了好不好?”护理员陈爱红将床头摇高到60度,辅助老人抬起身子。床头的侧栏上贴有一个量角器,陈爱红就是通过它找准了最适合的角度,不仅护理更规范,还确保了老人的舒适安全。

“任何影响老人生活的细节,哪怕再微小,都是我们护理工作的大事。”朱芬华介绍,为了让老人更舒适、护理更方便,护理班组对不少护理辅具进行了改良处理, 2020年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开展“我为养老护理献一计(技)”作品征集活动,技师工作室以此为契机牵头成立了创新小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辅具创新,另一个是服务理念和方法创新。

“认知症老年人睡袋是我们的第一个专利,前后改良了五六次,花费两年时间才完成,可以起到减少老人踢被子、防止撕拉纸尿裤和保暖的作用。”朱芬华满腔自豪。目前,护理班组已经形成了近30项创新,其中多功能保暖被等3项创新设计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被动式活动训练转换成主动式训练”“引导老人依靠自身肌力、辅具起床的方法”等日常护理服务创新项目获得了市级创新奖等荣誉。

从不懈学习到复盘总结,再到好点子推陈出新,上海中福会养老院护理班组不断修炼内功,既做“实干派”又当“理想家”,让夕阳在暖心守护中更美更红。

蒲玉:一直想努力做得更好一点

本报记者   张  婷

人物名片:

蒲玉,四川省通江县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养护部副主任。曾获四川省优秀养老护理员、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如果提前知道服务的对象大多是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你还会选择这份工作吗?”

她没有丝毫犹豫地说:“会。”

这是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蒲玉对记者的回应。

刚进入这个行业时,蒲玉43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期。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她辞去在广东流水线工人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四川省通江县,成了大椿养老康复中心的一名养老护理员。

记得刚开始给一位偏瘫老人喂饭,喂进一口,大部分食物就从老人嘴角流了出来;喂了没几口,老人又控制不住把大便拉到了裤子里。

“去干什么不好,又苦、又脏、又累。”“随便找个工作,也比伺候老人强。”那时,蒲玉的周围都是反对的声音。

但这份让大多数人不理解、打退堂鼓的工作,蒲玉已经干了9年。

蒲玉说在中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她的一天从清晨六点开始,为老人洗脸擦身、换好衣裤,老人们的晨间护理步骤,就够她忙活一两个小时。给老人喂饭、拿药、翻身、拍背……她像个陀螺一样,转了一圈又一圈,安抚着一位又一位老人。

工作虽然烦琐、劳累,但蒲玉的脸上从来没有一丝不耐烦,老人只要看到她,就能看到她脸上明媚的笑容。

王定江(化名)老人脾气不好,是中心的“刺儿头”,领导把这个“重任”交给了蒲玉。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蒲玉运用得淋漓尽致。“叔叔,昨晚睡得好吗?”“今天吃饭吃得好,真棒。”每次为老人服务,蒲玉总是笑着、夸着,老人稍有点小脾气,她就顺着、哄着。日子长了,老人受蒲玉感染,开朗了许多。

在蒲玉看来,她是养老护理员,更是老人的家人,在中心这片天地里,老人们的喜怒哀乐,她都得记在心里。她说:“只要多关心、多问候、多沟通、多鼓励,老人总能明白你的好。”

过年期间,中心为每位老人包了一个红包,当王定江颤颤巍巍把红包递给蒲玉,想让她拿着给孩子买零食的时候,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了”。

老人们在蒲玉和同事们的精心照顾下过着有尊严的幸福生活,然而当初她回家照顾家人的愿望却落了空,哪怕家离中心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当时工作忙,顾不上家里,孩子们理解、支持我,也照顾我,帮我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说起女儿们,蒲玉充满了愧疚,“现在两个女儿都是医生,我为她们骄傲。”

做养老护理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坚持不下去,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能,也做不好。

同样,蒲玉也经历过“两眼一抹黑”的时刻。身材瘦小的她搬运不动老人;老人胃口不好不吃饭,急得她直上火;有的老人吞咽困难,容易噎着……

不服输的蒲玉暗下决心:“我要比别人做得好,要作出品质。”每次培训她总是第一个报名,不懂的知识回来反复学习;上网查询实操技巧,拿同事练手;学习安宁疗护知识,让老人的最后一程走得安详;考取了一个又一个证书,她说总能用得上……

从最初的生疏、慌张,到后来的熟练、从容,中间吃了多少苦,蒲玉不愿多说。即便是身体因为超负荷发出警示,她也没有丝毫懈怠。

中心有70多名养老护理员,现在担任中心养护部副主任的蒲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递给了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

“老人侧卧位45度最舒服,最多两个小时要翻身一次,勤翻身、勤观察、勤更换、勤擦洗。”

“搬运老人要借着巧劲,大家互相练练手,找到发力点,搬起来就很轻松。”

“给老人喂流食要注意营养全面,喂食要把握速度,避免噎呛。”

…………

蒲玉总是不厌烦地一遍遍重复着,她期望养老护理员们的难题在她这里能找到答案,也期望通过自己的传帮带,建起一支技术过硬的护理团队,为老人们提供更专业、更温暖的服务。

蒲玉说:“这份工作总要有人做,现在的老人没有人照顾,谁又来照顾以后老了的我们呢?”但她也深知,养老行业本就招人难、留人难,高素质人才对农村地区来说更是稀缺。

“这些年,我一直想努力做得更好一点。”在蒲玉看来,做得更好,才对得起老人们口中的“幺儿”(四川话对孩子的爱称),才能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不留遗憾;才能让更多人看见并了解这个职业,从而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

对未来,蒲玉没有考虑太多,她说:“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让我离开老人们,离开养老行业,我可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