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体球网修改慈善法的决定,新修改的慈善法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其中一大亮点即第九十六条:“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慈善组织,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发展社区慈善事业。” 为推动社区慈善发展,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了社区慈善实验项目,由9名高校学者分别联系北京市大兴区天宫院街道兴宇社区、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社区等10个社区,提供专业支持。 本报今日邀请其中5名学者,分别是浙江工商大学英贤慈善学院教授杨方方、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赵文聘、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周缘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蔡泽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授赵晓芳,共同探讨社区慈善的定位、发展路径、资源统筹等,为促进慈善事业与社区和谐发展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 赵晓明 记者:什么是社区慈善?如何定位、有何特点? 杨方方:慈善事业的划分有多种维度,按服务的目标群体类型、慈善供给内容与形式等划分,可以得出具有不同限定、不同前缀的慈善事业。社区慈善从社区维度对慈善事业进行划分,是慈善需求的采集窗口,能够指引社会慈善资源的流向,既是直接的慈善供给者也是间接的慈善资源协调者,是整个慈善体系的“底盘”。 周缘园:社区慈善在名称上由社区和慈善两个概念构成,在基层治理目标和方式的变化中,两者逐渐产生关联,慈善实践的场域开始聚焦社区,既体现出社区功能、治理的新内涵,也体现出慈善实践的多元化、多样性和创新性。社区慈善作为慈善事业的一种形态,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社区内驱性,社区慈善的问题和需求产生于社区,服务对象居住在社区,慈善资源使用在社区,行动效果体现在社区。二是共同体性,以社区为平台,居民在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中成为共同受益者。三是嵌入性,作为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福利表达,社区慈善需嵌入当地的经济、社会结构中,发展水平与自身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密切相关。 赵晓芳:社区慈善即慈善事业社区化,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立足社区实际,动员社区力量,统筹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强化社区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社区慈善是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体球网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框架,在“三社联动”基础上增加了作为主体要素的社区志愿者、作为资源要素的社会慈善资源,反映出基层治理逻辑的深刻变化。 社区慈善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社区慈善事业符合我国传统的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行善逻辑,积极培育社区志愿组织,鼓励慈善组织触达社区,直接服务于社区居民,更易为大众接受。 蔡泽昊:社区慈善区别于专业机构实施的慈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问题解决方式更加直接。社区贴近居民生活,获取慈善供需信息更加有效。社区慈善事业能够充分发挥其连接供需两端的枢纽作用,并在社区场域内解决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二是以居民参与为重要内容。社区慈善强调社区居民内驱动力的发掘与调动,通过“家门口的慈善”形成人人参与慈善的新格局,提升居民的慈善意识。三是与基层治理紧密连接,是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水平的有效突破口。 记者:发展社区慈善主要是为了解决哪些问题?如何发现、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 周缘园:社区慈善应聚焦社区发展中居民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类是传统慈善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和服务;另一类是公益领域的问题,包括科教文卫、环境保护等。慈善领域问题,因其客观性及显性特征,更容易被发现,也因其解决机制相对成熟,能够更好地被回应。公益领域问题,则更具隐性特征,需要社区主动发现和回应。这两类问题都需要引导和动员居民真实表达需求,围绕这一点应建立两个机制。一是表达与回应机制。让居民有渠道反映诉求,使其逐渐进入主动角色,同时,确保机制运行畅通,及时回应反馈,推动良性发展。二是信任与认同机制。社区慈善究其根本是社区关系的建构,居民的主动参与和内生性邻里互助,只有在熟人社区才能真正实现,需以慈善活动链接居民参与,构建社区信任体系。 赵文聘:一方面,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高;另一方面,在城乡社区,公共生活与社会交往不足,难以提高社区认同感和凝聚力。推进社区慈善应当着眼于居民对提升生活品质、分享社区发展成果、增强生活保障等方面的美好期待,重点关注城乡社区人文关怀和民生温度,以慈善活动改善人际关系,凝聚社区发展共识。 蔡泽昊:社区慈善的首要任务是聚焦社区场域下居民的需求、解决社区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问题,尤其是那些传统慈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高效解决的需求和问题。 社区慈善在提升基层治理与创新能力、增强居民慈善意识与参与积极性、促进社区融合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建立常态化运行的社区枢纽型慈善组织,主动协调各方力量,了解居民真实需求,并分类梳理。例如,将应当由基本公共服务解决的问题反馈给相应部门;链接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等外部资源,解决需要专业支持的问题;能够通过社区“慈善达人”、志愿服务队解决的问题,尽可能利用社区基金等资源,动员社区居民参与。与此同时,应在项目实施和活动开展过程中建立事前议事、事中参与和事后反馈机制,确保居民需求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 杨方方:社区慈善的目标多元,从切实满足生活保障的物质需求到传递情感再到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多层次、多维度的。 不同的社区往往有不同的慈善需求,这是社区的多样性、差异性决定的。获取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我们需要扎根社区,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与社区居民互动,分析表层需求背后的动机和潜在需求,从而获取真实且精准的需求信息,以尽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能。 记者:社区主要有哪些慈善资源?如何动员慈善资源形成有效合力? 蔡泽昊:从资源分类看,社区慈善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分类: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资金型、实物型和服务型资源;社区内部资源和来自外部但用于社区的资源;免费服务型和低费用服务型资源;日常需要型和成长发展型资源;“造血型”“用血型”和“输血型”资源。 探索社区慈善资源动员机制,各社区可根据自身禀赋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一是建立枢纽型组织的管理运行机制。重视枢纽型组织的人才队伍能力建设,有效、深入挖掘居民需求,并协调各方力量。二是创新资源筹集与整合机制。拓宽捐赠渠道,创新捐赠方式,如慈善超市、在线捐赠,为社区居民参与慈善提供平台。三是构建多元参与的服务实施机制。一方面,推动基层治理与社区慈善相互促进;另一方面,应当将物业、商户、社区达人、志愿者、专业机构等共同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形成服务矩阵。 杨方方:社区慈善既包括传统的慈善活动,也包括现代的慈善模式,是多层次慈善认知和全方位生活保障供需图景的现实样本。社区慈善可以开发、挖掘的供给资源看似有限,但可以通过润物细无声的培育,促使其不断地生长、转化、循环。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类资源中,爱心和情感及背后的慈善意识弥足珍贵,一是要在不同代际和不同圈层之间锚定交集、寻找共识,设计与目标群体深层需求高度匹配的项目;二是要注意资源动员的节奏、频率和尺度;三是以成长为内在指向,加强慈善资源的有效衔接,变项目“并联”为“串联”,合理分配慈善资源,以长期的慈善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赵晓芳:应该明确发展社区慈善事业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将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慈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协同联动,资源共享。建立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凝聚社区慈善力量,深入发展社区慈善事业。三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社区实际出发,突出地方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周缘园:社区慈善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人力、资金、物质、组织等;无形资源包括关系、技能、情感、技术等。有形资源容易量化,能够直接被利用;无形资源不易量化,它可以支持有形资源发挥更大作用。相比较而言,有形资源的再生性弱,对外部的依赖更强;无形资源再生性强,关系、情感、技能均可以内部生成,而它们正是社区慈善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慈善资源要形成有效合力,离不开枢纽型社区慈善组织,通过它能够链接资源,对接供给和需求,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记者:社区基金如何公开、透明、高效地实施社区慈善项目、使用每一笔善款,让更多居民受益? 周缘园:社区基金已成为发展社区慈善的重要方式,各地均在探索社区基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以广州为例,社区慈善基金多在市、区慈善会设立专项账户,街道或社区设立管委会对其日常运行进行监督管理。社区人员发现需求后,向管委会提出基金使用申请,管委会会议讨论,通过后向市、区慈善会申请经费,审核后发放。 社区基金要使更多人受益,一是要扩大社区基金的使用范围,拓展项目的实践领域;二是丰富社区基金决策参与主体和形式,采取居民议事的方式,居民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制订解决方案,邀请各方代表参与议事会,形成社区基金使用决策。 蔡泽昊:一是完善社区基金管理机制,成立由社区负责人、捐赠与募集方、慈善组织代表、居民代表等组成的委员会,全面负责资金筹集、使用、监督等事务,建立可操作性强的资源筹集机制、项目审核机制、服务实施机制、宣传与信息公开机制。 二是宣传正面典型,及时、多渠道公开相关信息。在树立正面典型的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进展,确保信息公开透明。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培训。负责社区慈善事业日常管理、运营的往往不是专职人员,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其项目管理、信息技术、资源动员等方面的能力。 四是重视数字技术赋能。提高社区慈善事业日常运营的数字化水平,让居民方便快捷地查阅相关信息,提升监督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