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探索推进民政现代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三
服务创新 激发活力

时间: 2024-04-18 10:56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周冉冉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江苏苏州一派繁荣景象。旅游火、消费热、生活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苏州城春意盎然。

“我上春山约你来见,看花人只觉春光太短”,正如歌曲《上春山》所描绘的那样,“春光”太短,春天的“机遇”,需要积极抢抓、好好把握。

在推进民政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苏州民政紧盯新形势、新业态、新发展,推动社会组织服务产业创新布局,积极探索银发经济新路径,以新质生产力激发“上春山”的新活力。

“一业一协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高铁停靠苏州北站,驱车行驶约50分钟,即可抵达吴中机器人产业园。成立于2019年的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2022年8月搬迁至此。“搬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零距离”服务相关企业,助力构建苏州机器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生态圈。

近年来,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在苏州电子信息、纺织、汽车及零部件等主要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行业所需的工业机器人操作、维护等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

“行业协会作为‘政产学研用’等环节中的桥梁,能够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全方位深度融合。”苏州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会长孙立宁说。如今,协会成员单位达138家,通过不断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链接与协同创新,为苏州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2年1月5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新年第一会”,出台《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20条举措。2023年2月,市委、市政府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大会上,发布《2022年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发展白皮书》,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25个细分领域行业协会(联合会)应运而生。

作为苏州市举全市之力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的“代表作”,25家行业协会纷纷在各自领域出实招、见实效。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牵头,会同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创制《江苏省体外诊断试剂注册指南(2022)》;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了解到一家消防科技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提升需求后,牵线3家企业与其达成合作意向;市智能车联网行业联合会为会员单位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范的建立……

聚焦服务产业创新布局实现“一业一协会”,行业协会为助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了民政力量。

体球网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立足本地,放眼长三角。连续3年,苏州市社会组织总会联合多家单位,举办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苏州)大会,致力于打造全国有影响、区域一体化的社会组织协同发展“苏州名片”。据不完全统计,3届大会有超过30个地级市、1000家社会组织、56万人线上线下参加。

今年的大会与以往不同。此次以行业协会商会为基本单元,构筑起立足苏州、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乃至海外的学习交流、合作发展、创新赋能、人才智库、社会责任“五大平台”。在75个学习交流平台中,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有4个,在长三角和全国有影响力的有21个。同时,推动建成一批“产学研”发展基地、打造一批行业品牌展示窗口、链接一批提质增效资源、发布一批行业标准规范、攻克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帮助一批企业走出发展困境等“六个一批”成果转化。

科技赋能 “银发”生辉

不久前,一场体球网“银发”的签约仪式落地苏州。

这场签约从何而来?还要从2024年“国办1号文”说起。

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球网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了银发经济的定义——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可见,发展银发经济,“为老”和“备老”需二者兼顾。

据相关测算,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左右,潜力巨大。面向老年人及家庭的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柱。

在此背景下,3月31日,银发经济数字产业园区研讨会暨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健康养老集团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养老项目现场签约,为苏州加快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丰富完善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注入充足动能,努力让更多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签约项目涵盖了中康养科技总部和银发经济产业园区、中康宝藤总部、长三角康养综合基地等一批养老产业项目,以及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福利中心等项目,将借助数智赋能,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养老产品与服务。现场还签约了养老人才发展研究和培养基地项目,为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的晚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见微知著,苏州在银发经济新赛道上持续发力。建立苏州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推动一批智慧养老、康复辅具等行业企业快速发展;重视发挥市属国企苏州康养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签约管理55个项目和10705张床位,服务范围覆盖苏州全域;举办首届康养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全国各地142个项目参赛;举办第三届长三角国际健康养老产业交易会,现场签约项目4.5亿元;成立苏州适老化设计产业学院,打造长三角区域适老化专业“产学研创”人才、技术服务高地。

幸福养老提质提速

银发经济各项目呈现奋进姿态的背后,是苏州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实干底气。

“国办1号文”明确,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老年人能不能吃上一顿热乎饭、腿脚不便就医方不方便、养老机构照护能力是否充足……有关老年人的种种,在苏州,都有着高标准高质量的答案。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对于如何蒸一锅适合老年人食用的香软米饭、如何炒一份老年人适口的鲜美时蔬,苏州工业园区久龄养老院很有经验。

每天清晨运送至厨房的新鲜食材,经过仔细查验后,送入智能清洗加工设备进行处理,去皮机、丝片机有序运转。炒菜过程中,盐度测试剂精准检测菜品含盐量;蒸饭过程中,米饭线自控系统准确把握洗米净度、米饭软硬程度……

从平凡的一筐食材,到美味的各式菜肴。在寻找苏州味道的过程中,久龄养老院不忘过程监管,将餐食的用心与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落到每一处细节。

买保险最怕理赔难、理赔慢、多跑腿。倪女士仅用两天就收到赔付金。为何这么快?

3月13日,倪女士意外摔倒,住院9天。服务专员得知此事之后,立刻帮助倪女士通过“苏周到”APP发起快速申请。申请两天后,赔付金2965.01元到账。倪女士为这样快速便捷的理赔服务连连点赞。

据悉,苏州市民政局为全市年满60周岁以上户籍居民购买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为了解决理赔手续繁琐问题,实事服务一再升级,市民政局在“苏周到”APP上“商保一键快赔”项目中增加了老人险快赔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快捷、精准的理赔服务。

今年,苏州市将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工程作为市人大1号提案,聚焦构筑可观可感可及的老年幸福图景,深刻把握高质量基本养老、深层次提质适老、多维度综合惠老三大方向,通过落实落细幸福餐桌助餐、养老能力提升、老年关爱增能、认知友好建设、数字增智赋能及银发顾问评估六项行动,着力打造基本养老县域化发展高地,让“幸福享老”更近一点、更实一些。

评论

民政现代化呼唤更多融合发展

周冉冉

在推动民政事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苏州民政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关注人民生活所需,解决民生痛点难点,又紧跟社会发展,满足群众多元化向往,并将民政事业发展融入生活、融入文化、融入经济。

与人民生活相融合,既润物细无声,又澎湃有力量。民政工作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的事业,苏州民政把民生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更贴近日常生活的慈善公益模式、更符合儿童心理的专业帮扶、更及时更有针对性的救助方式,以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让受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既传承千年底蕴,也伸臂拥抱世界。作为一座千年古城、历史名城,文化早已融入苏州的血脉。苏州民政继承发扬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创造契机、搭建平台,让民政工作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拥相融、相得益彰,碰撞出绚烂的火花,给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更有活力、更富魅力的服务,以文化的感染力让民政理念深入人心。

与经济发展相融合,既能发挥优长,也能协同配合。2023年,苏州GDP近2.5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第六。破浪前行的经济巨轮,离不开全员上下聚力护航。苏州民政支持新兴产业、农村经济类社会组织发展,成立25家行业协会、落地银发经济产业园等,瞄准新材料研发、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等企业,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指导、合作平台搭建,有力推动科技创新研发,有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充分融合促进良性互动,充分融合推动协调发展。苏州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推进民政现代化建设,就要精心做好“融合”这篇大文章。只有通过融合,才能让民政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日常生活与地方经济发展,在融合中发现群众需求,在满足需求过程中推进工作、汇聚力量,以仰望星空的诗意与脚踏实地的定力,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民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