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静静 春风和煦,松柏挺立。3月23日,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中,北京市万安公墓万安文化馆正式开馆。作为一座开设在公墓里的文化馆,该馆通过图片、实物、雕刻、沙盘等形式,全方位展现万安公墓创建改组、经营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历程,向社会公众讲述生命故事、开展生命教育。 记者在现场看到,万安文化馆目前正在展出《向死而生 慎终追远——万安公墓历史文化展》,展览利用旧有建筑部分房间及走廊空间进行布展,展厅总面积为1300余平方米。走进展厅内,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入口两侧摆放的屏风讲述了李大钊、于敏等10位长眠于万安公墓的名人故事。继续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图片资料和一件件实物展品,墙壁上刻画着名人义士的经典语录。抬头望去,天花板上还有一组记录万安公墓历史的时光大事记沿着整个展线有序铺开。 “为了更好地发挥墓园文化的教育传承功能,我们对自身文化资源进行了挖掘,搭建起这个传承精神、启迪后人的文化平台。今后,文化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提供讲解服务,供社会各界参观、游览、纪念。”万安公墓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海生介绍,展览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讲述万安公墓自1930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第二篇章讲述安葬在万安公墓内的社会各界先进楷模的生平事迹和生命故事;第三篇章则主要用于开展生命纪念,以各种形式缅怀生命。 为了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万安文化馆内还设置了触摸互动屏、沙盘、聆听体验区等。在聆听体验区,不少观众将听筒放置于耳边,伴随着低沉的朗诵声,陈白尘的《忆眸子》、穆旦的《冥想》、季羡林的《黄昏》等名人作品缓缓入耳,大家共同聆听生命故事、感受生命力量。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好的告慰。始建于1930年的万安公墓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公墓,也是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建立万安文化馆,是我们推进‘文化建园’理念落地见效的积极探索。今后,我们将不断丰富文化馆的展览内容和形式,让社会公众循着百年万安的历史足迹,了解殡葬文化、追寻生命意义、感悟人生价值。”李海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