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本报记者 刘静静 访谈嘉宾: 王雪韬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政局局长 郑方燕 河南省郑州市民政局局长 杨青山 湖北省宜昌市民政局局长 陶朝晖 湖南省衡阳市政协副主席、市民政局局长 资料图片:湖北省远安县民政局委托社工机构工作人员上门为花林寺镇凤阳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测量血压。供图/湖北省远安县民政局 资料图片: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青年志愿服务队到农村互助幸福院开展志愿服务与政策宣传。供图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民政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近年来,全国民政部门立足自身职责,采取务实举措,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积极贡献力量。今日,本报邀请几位地市民政局局长分享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实践与探索,展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民政担当。 民政部门承担着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在乡村振兴这项重大战略部署中,民政部门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雪韬:赤峰市不断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基本生活保障协调、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三项机制,将14.5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常态化监测。实施特困人员照护服务质量提升行动,2023年开展探视巡访6.4万人次。推行“物质+服务”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实施特困人员自理能力评估、入户探访等服务项目。同时,强化地名公共服务水平,让地名工作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发挥“五社联动”机制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陶朝晖:为助力乡村振兴,衡阳市民政系统持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做好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和精准帮扶工作,积极拓展救助保障覆盖面;建立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全市城乡低保连续7年提标;依托慈善和社工组织,创新“资金+物资+专业服务”救助模式,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采取配建、置换、改造等方式,建设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设施,高标准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此外,我们深入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扎实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郑方燕:郑州市民政局不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印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下发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办法,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为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我们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加快农村幸福院、邻里互助点等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村级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城乡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养老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此外,我们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动员引导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特长开展专业化、差异化、个性化结对帮扶,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民政部门在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举措? 杨青山: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宜昌市民政局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将23万名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汇集民政、医保、住建、教育和人社等近20个部门数据,重点关注因病、因灾、因事故等有突发状况的群体,及时预警、主动排查、分类救助,并每年定期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进行年度入户核查。相继出台《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体球网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文件,统筹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型救助、慈善公益救助等救助政策和资源,开展兜底保障、医疗救助、圆梦助学、温暖安居、就业促进等十大助富行动。 王雪韬:赤峰市民政局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推动数据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将脱贫不稳定户、易返贫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群体纳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开展常态化动态监测,持续做好兜底保障。推动社会组织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等领域发挥专业特长,持续关注和培育畜牧养殖、农副产品种植等农业产业领域的社会组织,助力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并依托具有组织能力、辐射范围广的社会组织打造特色品牌,提升经济效益。 陶朝晖:衡阳市民政局定期开展困难群众走访摸排,及时发现和救助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积极推进数据赋能,强化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完善省市县乡纵向贯通、跨部门横向互通的信息核对平台,实现“疑似线索”“专项比对”等一键操作。按月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信息与乡村振兴部门防返贫监测对象信息进行比对,核实未纳入救助的监测对象家庭情况。探索开展“湾村明白人+社会救助”创新实验,耒阳市选出5451名群众信得过、讲公道、威望高、有知识的乡贤能人为“湾村明白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地缘优势和亲缘优势,广泛宣传民政政策,主动排查辖区重点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空巢老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 驻村干部承载着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期盼,他们扎根基层、融入基层、服务基层,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民政部门如何激励驻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郑方燕:郑州市民政局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驻村帮扶,并加强跟踪管理,禁止驻村干部不“住村”、“走读式”帮扶、“两头跑”等问题,确保选得好、干得好。定期听取驻村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将驻村工作表现突出的人员作为提拔、任用的重点对象培养,在表彰奖励及干部使用方面优先考虑,激发驻村干部主动投身一线建功立业。联系对接局机关、局属单位、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开展消费扶贫活动;联系郑州广播电台,入村开展农产品直播销售。积极协调资金,完善路灯、路面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帮扶村购买联合收割机。 陶朝晖:衡阳市民政系统选派优秀民政干部常年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通过举办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等方式,向基层群众宣传民生政策。同时,整合各方资源修缮村内道路,建设取水站等基础设施,引进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村投资,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田、林地资源,发展水稻、玉米种植业,帮助农民就近务工增收,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对全村村民进行入户摸底,建立防返贫信息台账,实行“一户一画像”,将易返贫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纳入常态化监测。民政系统干部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实时跟踪帮扶对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民政部门下一步还有哪些部署和安排? 陶朝晖:衡阳市民政局将突出主责主业,聚力服务“三个板块”、精准实施“三个行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中的民政清单。聚力促进共同富裕,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聚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组织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等提质升级。实施农村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就餐难题。实施“精康融合行动”,提升农村地区精神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实施“乡村著名行动”,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等。 郑方燕:郑州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防风险”“促发展”转变。面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以护、餐、医、康等服务为重点,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完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保障、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慈善事业发展、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等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民政力量。 王雪韬:赤峰市民政局将统筹资源、创新发展、持续发力。精准落实“温暖工程”,创建“赤诚救助”服务品牌,发展“党建+”“社会组织+”“慈善+”等服务类救助,畅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渠道,全面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同时,引导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农业产业类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商会通过网络平台等帮助销售本地特色农副产品,鼓励有承办能力的社会组织联合举办展览会、交流会等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