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伍 欣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降低农村人情负担,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针对农村移风易俗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建议,通过加强党组织领导推进婚俗改革、强化典型示范弘扬优良家风、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治理效能、注重文化赋能发挥春风化雨影响力,实现以良好家风促文明乡风、助乡村振兴。 杨善竑认为,应将婚俗改革工作作为事关百姓福祉的重点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纳入重点工作予以考核,形成齐抓共管、强力推进的良好态势。通过制定彩礼指导标准,避免攀比现象,鼓励社会各界共同监督,确保标准的实施。打造文明新风婚俗大厅,倡导新人集体领证、举办集体婚礼,改变大操大办、高价彩礼、高额婚宴花费、高额人情随礼观念。创新婚姻礼遇模式,给予“低彩礼、零彩礼”家庭喜事帮办、特邀证婚、正向激励等礼遇优待,推动群众婚恋嫁娶观念转变。“减轻彩礼负担,倡导好家风和新风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宣传、制定指导标准、倡导理性消费等方式,可以逐渐改变传统的陈旧观念,推动社会风气的转变。政府、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共同为创造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杨善竑表示。 “通过强化典型示范,弘扬优良家风,形成全社会正能量。”杨善竑表示,可以通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全覆盖持续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开展“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宣讲,大力倡导婚恋新观念,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杨善竑建议,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把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同时,采取进村入户摸排、健全红白理事会、党员干部带头、选树先进典型、推进文明积分制、推进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措施,发挥党员干部、乡贤在婚事操办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 在文化赋能方面,杨善竑建议文化和宣传部门紧扣良好家风、文明乡风等主题开拓创新,多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开展多样活动,把一批批优秀作品送到基层。“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新形势下,家风的传承与培育也需紧跟时代步伐,发挥好新媒体的价值和作用。”杨善竑向记者表示。 “阜阳市作为总人口过千万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围绕以良好家风建设促进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杨善竑介绍,阜阳市从加强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志愿服务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运用全媒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提高公众对彩礼的正确认识,倡树婚恋新风。发挥家庭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大“五好家庭”“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典型事迹宣传。把推进移风易俗与寻找“最美家庭”、评选“绿色家庭”、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相结合,推出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