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万家团圆

时间: 2024-02-08 09:08   来源:中国社会报

本报记者   安   娜

龙年春节将至,到处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氛围。在万家团圆的背后,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默默耕耘在为民服务一线,用爱诠释着责任和担当。他们或为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四处奔走,或为新婚夫妇的美满幸福保驾护航,或为老年人的快乐晚年贴心守护,或为临时遇困人员的返乡之路温暖助力……连日来,记者深入北京各区,感受民生温度,探访民政人为民爱民的故事……

他们搭起桥梁,连接爱心与希望

2月2日,是北方小年。一大早,门头沟区慈善协会的工作人员孙跃和孙玮拿着3000元慈善救助金来到大峪街道中门花园社区,准备到赵女士家走访慰问。

赵女士今年44岁,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大双和小双(均为化名)。这个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却因为孩子相继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而陷入困境。记者跟随工作人员刚走进社区,就见到赵女士牵着孩子们的手出门迎接,小双努力地说着“阿姨好”,大双则挥手表示欢迎。赵女士告诉记者,两个孩子生活都不能自理,不仅要长期服药,还要定期做康复治疗,丈夫的收入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工作人员将救助金递到赵女士的手中,“这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善款,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改善生活。快过年了,提前给您拜年。”

据门头沟区慈善协会秘书长刘军勇介绍,每年元旦和春节期间都是协会最忙的时候。新春佳节是阖家团圆的喜庆日子,有很多爱心组织、企业和人士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为困难群众献爱心。

记者在门头沟区慈善协会的慈善救助记录上看到,自2024年1月以来,协会已开展慈善救助项目和慰问活动19个。1所幼儿园近200名幼儿和家长开展手工义卖活动,捐赠善款1713元;1家爱心企业为5名困境儿童捐赠1万元助学金,这也是该企业连续第六年开展助学活动;3名爱心人士为雁翅镇社会福利中心和潭柘闻香老年养护中心捐赠装有棉服、帽子、手套、围脖的“爱心袋”及米面油奶等慰问品;1家驻区企业为周边3个村捐赠5.6万元,用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参保“普惠健康保”……一笔笔善款汇成了一股股暖流,传递着公益慈善的正能量。

“春节前,我们将把社会各界捐赠的善款和物资全部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让他们欢欢喜喜过大年。”刘军勇说。

他们见证浪漫,为甜蜜生活助力

2月2日,石景山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内也是一派忙碌而温暖的景象。在登记大厅休息区,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成双成对地依偎在一起。有的在低声私语,等待“叫号”到窗口领证;有的在帮助对方整理衣服、妆发,准备到婚庆背景墙拍照打卡……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婚姻登记小高峰,全天有103对新人预约登记。”石景山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主任谢曼介绍,为了给新人做好服务,工作人员早晨8点就全员到岗,8点半正式开始办理业务。“我们还为新人提供了结婚颁证、婚姻辅导、拍照摄影等服务,传递文明向上的婚俗理念,让大家在这里感受到温馨和温暖。”谢曼说。

在结婚颁证大厅,特约颁证员杨艳正在给新婚夫妻王冬和王士博主持颁证仪式。“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走进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了。现在,请你们大声宣读一生不变的承诺。”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声,二人在庄严的国徽和国旗下宣读结婚誓言,既真挚深情又略显紧张羞涩,脸上难掩幸福的笑容。

“我和爱人是大学同学,已相恋8年了。我们平时就很注重生活仪式感,来领证前特地上网查找了很多攻略。当看到石景山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漂亮的环境后,我们一致决定要来这里结婚。”王士博开心地说,“我们从家过来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但特别值得。庄严的颁证仪式,简约却不简单,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而美好的回忆。”

“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不仅关系到两个人的幸福,更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很荣幸,我们是婚姻的见证者和护航者。今年,我们会一直忙碌到除夕,为新人提供‘不打烊’的温馨服务。”谢曼说。

他们贴心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欢乐中国年》《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恭喜恭喜 恭贺新禧》……2月4日,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内,来自天使童声合唱团的孩子们为老人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新春音乐会,清脆稚嫩的童声、认真敬业的表演、整齐划一的动作,赢得了老人的掌声和喝彩。

“连日来,院里每天都会开展文化活动,让老年人有事可干、有节目可看。”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副院长尚振坤介绍,举办“新春联欢会”是该院建院以来一直保留的传统。近年来,联欢会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有全院老人共同参与的联欢会,有各个分区单独组织的联欢会,也有职工、体球网等为老人表演的慰问演出。最受欢迎的当数“卡拉OK大家唱”活动,老人们或演唱爱国歌曲、或表演传统戏曲,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示风采。

据社会工作科负责人鲁丽倩介绍,福利院连日来还组织志愿者和老人开展了“巧手筑福祈新岁”“龙灯呈祥 新年安康”等手工活动,将做好的龙年灯笼摆放在老人房间,营造浓厚的新春氛围。

今年78岁的赵常权最近可是大忙人,每场活动都积极到场。“不管来演出的是小娃娃、学生还是年轻人,他们的节目都很精彩,让我们有了接触社会、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赵常权笑着说,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朗诵、小合唱等节目的表演,这些都是他在院内老年大学学习的成果。“老年大学让我的生活有了新方向,我们这些七八十岁的老朋友们,现在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功课,与待在屋子里孤独养老不同,这样充实快乐的生活才让生命更有意义!”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从全面保障老年人安全、健康的角度出发,细化了各项工作安排。除了组织文娱活动外,我们还开展了全覆盖式的风险隐患排查,并结合老人口味制作了品种多样、健康营养的‘福家菜’。通过多种形式,让老人欢欢喜喜过大年。”尚振坤说。

他们打造港湾,帮漂泊者避风寒

“您好,今天北京又降温了,外面这么冷,您跟我们回站里暖和暖和好吗?”2月4日下午,在中国地质博物馆附近,西城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对流浪人员张女士进行耐心劝导。“谢谢,不用了,我晚上有住的地方。”说罢,张女士拉着行李箱扭头走远了。

据西城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吴绍章介绍,张女士是陕西省西安人,今年40岁,因来京务工不着而流落街头,站里早在2022年就对她进行了救助。“根据她的意愿,我们帮她购买了返乡车票。但因为处理不好和家人的关系,张女士没过多久就又返回了北京。现在,工作人员和社工每天巡视时都特别关注她的情况,随时为她提供帮助。”

吴绍章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街头巡查,每天要在上午、下午和晚上各开展一次,民政与公安等部门倾力协作,在桥梁涵洞、隐蔽角落等流浪人员易出现的地方开展拉网式巡查,目的就是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并为他们提供帮助。“除了开展街头救助,我们还积极为在京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帮助。1月以来,已为15人购买返乡车票,将1名河南籍重病患者护送返乡,帮助6名受助人员与亲人团聚。”吴绍章介绍。

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北京市全面恢复传统庙会,西城区在白云观、厂甸、大观园3处举办庙会,西城区救助管理站每天都会安排6名工作人员到场保障。“我站很多工作人员家在外地,新春佳节之际,谁不想返乡与亲人团聚呢?但大家都毅然决然地放弃休假、坚守岗位。救助管理工作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越到关键时刻越能考验我们的担当意识,这也是我们从事这份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吴绍章坚定地说。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还未来得及抚平过去一年的疲惫,民政人又整装待发地站在了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