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 洁 日前,安徽省公布了2023年度通过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的名单,肥东县包公故里景区成功入选。参与了景区命名工作的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陈勇也倍感荣幸,他说:“目前,包公庙、包公祠遍布世界各地,而对其出生地——包公镇大包村,了解的人并不多。这里传说多、景点多、遗迹多,我们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为契机,持续推动包公文化品牌发扬光大。” “忠孝家源耕作本,诗书门第读为先。”2023年3月16日开园的包公文化园,地处肥东县包公镇大包村,是历史名臣包拯的出生地。此地作为环巢湖流域一处人文地理景观,在历史的融合中,形成了“家为源、水为魂、和为贵、农为本、言为根”的文化特征。在建设过程中,县民政局、县文旅局、县地方志办公室等部门多方考证,最终以“包公”命名文化园,以地名文化软实力助力“皖美”乡村振兴。 在包公文化园与安徽省级美丽乡村岘山村之间,有一条“青天路”,属于肥东长古旅游大道的一部分,沿途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包公的故事。在命名过程中,县民政局会同旅游、规划建设等部门,对道路命名进行征集,最终定为“青天路”。道路建成后,不仅便捷了村民出行,更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原来要绕行1小时的路程,现在伴随道路建成缩短到不足10分钟,亲戚之间走动、买卖商品、生产生活,甚至在家门口做点土特产生意也方便多了。”周边居民黎邦友高兴地说。现在,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前来参观游览的游客逐渐增多,沿路也建起了观光采摘园、休闲民宿、度假山庄。家乐奥瑞琪山庄经理谢平对此深有感触:“感谢政府提供这么好的发展环境,青天路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我们当地交通环境,也带来企业的长足发展。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企业也就近吸纳当地群众进山庄就业,按月领取工资,实现稳定增收。”通过青天路建设,肥东县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邵洋蛇灯以及包公故居、虎山、岘山休闲旅游度假区连成一线,让小道路串起发展大文章,实现路畅、景美、民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肥东县充分挖掘利用本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等资源,以县级为主体建设乡村地名命名采词库,提高新生乡村地名文化内涵,并在命名、更名中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徽文化和淮河文化,提振美丽乡村建设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