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利平 1月15日,中华慈善总会与北京市慈善协会、房山区慈善协会组成联合慰问组(以下简称慈善慰问组),赴北京市房山区开展“慰问受灾群众送温暖”活动,看望慰问2023年夏季遭受水灾的困难群众,助力灾后重建工作。 寒冬时节,天气晴冷,汽车行驶在房山区的乡村公路上,田野里未融化的积雪斑驳簇簇,在阳光下闪着银光。道路两侧树木1米多高处隐约可见泡水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起去年夏天发生的那场水灾。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中华慈善总会党委第一书记、会长宫蒲光带队为房山区受灾群众送去过冬物资和节日的祝福。 慰问受灾养老机构 为老人捐赠生活用品 慈善慰问组一行首先来到房山区弘远慈航养老服务中心,看望慰问在这里生活的老人,并了解该服务中心灾后重建情况。 弘远慈航养老服务中心创建于2014年,收住了138位老人。2023年7、8月房山区遭遇特大暴雨时,该中心基础设施大面积破坏,多数房屋过水损毁。如今,再建的服务办公楼主体框架已经完工。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新建的房子今年夏天就能投入使用,面积比现在的更大、服务设施更齐全。 在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十多位老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当记者询问他们身体和生活情况时,老人们纷纷表示很满意:“吃住都很方便。普通小毛病不出院子就能治疗,这里的医务室还能直接走医保报销。” 慈善慰问组给老人们送去了爱心企业捐赠的波司登羽绒服,并祝老人们身体健康,新年快乐。记者看到,一位穿花棉袄的老人用衣袖悄悄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随后,中华慈善总会向该养老服务中心赠送了爱心企业捐赠的保健治疗仪、制氧机、AED除颤仪等医疗仪器。 看望受灾困难村民 助力提振信心早渡难关 10点多,慈善慰问组一行驱车来到房山区石楼镇夏村,入户慰问受灾的村民。 走进村子,记者看到路两侧房屋的墙上张贴着去年特大暴雨时社会各界帮助村民抗击水灾的宣传海报,有救援队用冲峰舟运送村民的照片、有村民组织紧急撤离的照片、有部队官兵清理淤泥的照片等,记录了社会各界和村民共同抗击水灾的情景。据介绍,当时夏村整个村庄被淹,平均水位1.5米,深处达3米多,基本农田、林地、鱼塘、蔬菜大棚以及道路、防洪堤坝、村民房屋等受损严重,夏村学校教室、管网、电路等设备悉数损毁。 慈善慰问组看望了该村受灾严重、生活困难的村民。71岁的马振启是特困人员,患病后常年服药,行动不便,水灾中家里电器、家具等受损严重,室内地面出现严重裂缝与塌陷;52岁的胡耀秋,家有80岁的老母亲,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水灾中家用器具全部被水冲走或损毁。据房山区民政局局长臧金凤介绍,灾后,当地政府给予了受灾群众及时救助,包括每人660元应急救助款、每人3960元综合救助款、每户3万元房屋修缮款,并送去了电视机、厨具、被子等物资。 记者注意到,上述两户村民家的房子经过修缮已基本恢复原貌,室内也重新粉刷,新电视上贴着“中华慈善总会捐赠”的字样,家里摆放着社会各界捐赠的全新厨具和部分卧具。 慈善慰问组将慰问品和慰问金递到两户村民手上,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振信心,奔向好日子。 慈善情暖万家 将爱心转化为动力 离开夏村,慈善慰问组一行来到房山区政府,举行“慰问受灾群众送温暖”活动捐赠仪式。中华慈善总会向房山区共捐赠了价值140万元的1000件波司登羽绒服,价值60万元的保健治疗仪、制氧机、AED除颤仪等设备和50万元现金。 据介绍,在2023年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灾害中,中华慈善总会第一时间发布赈灾救援募捐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抗洪救灾与灾后重建。中华慈善总会还派人前往援救被困群众时英勇牺牲的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春、刘建民两位烈士家中,悼念逝者、慰问家属,送去“平民英雄守护项目”慰问金。 慈善慰问组表示,希望受助灾区和群众高质量、高效率做好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离开房山区,记者看到,道路两侧田地里青绿色的冬小麦在阳光的照耀下努力生长。正如这次“慰问受灾群众送温暖”活动,温暖了房山受灾地区干部和群众的心,给予他们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生活的力量和信心。这也是中华慈善总会联合全国各地慈善组织与爱心企业连续20余年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