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上海 新起点新征程 绘制沪上民生新图景

时间: 2024-01-09 08:59   来源:中国社会报

黄浦区外滩街道慈善超市立足社区开展活动。

闵行区新虹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开展“蛋糕推推乐”制作活动。

上海推行公民婚育“一件事”,实现了相关事项“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

长宁区虹桥街道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活动,帮助老人锻炼脑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上海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体球网总书记体球网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和体球网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善民生,发展为民,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取得新进展,在推动上海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突破。这一年,上海民政部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立足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促进更多优秀社会组织成长、助力经济社会建设,丰富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推动民政工作在新征程上再上新台阶。

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聚焦老年助餐服务能力提升,持续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便捷可及。一是推进助餐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集膳食加工配制、外送及集中用餐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长者食堂,以及布局在居(村)层面的助餐点,织密社区助餐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共建成社区长者食堂346家、老年助餐点近1500个,日均供餐能力20万客。二是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包括支持各类市场主体运营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在社会餐饮单位设置长者餐桌,鼓励养老机构和企事业单位食堂提供社区老年助餐,利用集体用餐配送企业提供老年配餐服务,与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公司和物流公司合作为老年人送餐。三是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和提升。制定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建设管理要求、食品安全指引等,规范助餐服务,开展社区长者食堂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老年助餐,实现智能称量、智能结算和营养膳食指导。同时,鼓励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在非就餐时段组织开展老年社区活动,让助餐服务场所成为老年人社区交往的空间。近期,《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出台后,上海市起草推动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已报请市政府审议。该文件出台后,将大力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发展。

聚焦科技助力养老服务水平提升,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一是大力发展“智慧养老院”。推动养老机构全面建设智慧入住、智慧餐饮、智慧健康、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全防护、智慧运营管理六大板块,提升养老机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智能化养老服务。2023年智慧养老院建设首次被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已有36家养老机构完成建设任务。二是持续建设“养老院+互联网医院”,提升医养结合能力。全面推进互联网医院远程服务养老机构建设,着力解决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用药、出院就诊不便等问题,以数字赋能打通医疗服务接入养老机构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推广为老服务“一键通”项目,其中“紧急救援服务”已覆盖全市32万名老年人。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组织各区、街(镇)拓展辅具租赁、日常维修、居家服务、助餐服务等数字生活场景,2023年累计提供各类服务413万次。四是全面应用养老服务“云监管”平台。平台针对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监管所涉及的服务质量、备案许可、安全管理、运营管理、补贴发放等重点环节,实现智能预警、自动派单。各区建立常态化处置机制,实现管理闭环。

聚焦农村老年人原居安养需求,推进“颐美乡村”养老服务提升行动。一是加强设施建设,织密养老服务网。持续夯实组有“点”(睦邻点)、村有“室”(标准化老年活动室)、片有“所”(托老场所)、镇有“院”(养老院)的四级设施网。8个涉农区共新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8家、社区长者食堂35家、家门口养老服务站180个。同时,结合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因地制宜建设20家乡村长者照护之家。二是加强服务供给,拓宽养老服务维度。从设施方面推进医养结合,大力推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入驻镇村办养老机构、乡村长者照护之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或者与日托所、睦邻点等临近设置,或在睦邻点、服务站中引入互联网医院、健康驿站,方便农村老年人寻医就诊。创新服务运营方式,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动员本地爱心企业开办长者食堂,吸引本地劳动力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完善制度设计。市民政局以“本市农村养老服务的提升和完善”为重点课题之一,立足问题导向,走遍所有涉农区,深入29个乡村点位实地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本市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老年人实际需求和相关部门的考虑等,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建设方案,根据调研成果起草了《上海市“颐美乡村”养老服务提升计划(2024—2026年)(草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探索细化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制度

积极落实民法典赋予民政的新职能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研究瓶颈和难点。民法典实施以来,上海已先后出现28例与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相关的案例,其中6个区民政局已经在9起案件中被辖区法院判决担任遗产管理人。如何执行法院判决,切实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是摆在上海民政部门面前亟须解答的一道难题。为回应这一难题,上海市民政局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探索细化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制度。上海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多次批示,副秘书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进民政部门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关键问题的解决。

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制度设计的难点首先在于涉及大量审判实践问题,需要审判部门密切配合,达成共识。其次,民政部门作为遗产管理人,不掌握被继承人生前的财产信息,面临查清遗产难和处置遗产难的问题,最终无人继承遗产如何收归国有,用于公益事业,缺乏实践路径支撑。针对这些问题,市民政局对接市高院、市财政局、市司法局等相关部门,畅通沟通机制,推动开展多部门联合调研,就遗产查询和处置等问题进行会商。

聚焦群众关切,回应基层需求,切实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2023年7月18日,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市高院联合印发了《体球网民事诉讼中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的实施意见》,区分被继承人民事诉讼中死亡和民事诉讼前死亡,对民政部门如何介入涉遗产管理人之诉分别作出规定;同时对指定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的举证责任,担任遗产管理人的民政部门层级等问题进行了明确,为各区法院的审判实践提供了有力指导。2023年9月20日,市民政局印发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的内部工作指引,对各区民政局如何应对遗产管理人之诉,如何履行遗产管理人职责等作了进一步规范,明确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应当发布公告,积极履行查清遗产、防止遗产毁损灭失等法定职责。此外,针对各区民政局普遍反映的查清遗产难的问题,上海市民政局正在积极打通无人继承遗产一口查询渠道,并同步探索无人继承遗产收归国有,用于公益事业的路径,目前已初步形成共识,正指导相关区民政局先行先试。

打造精品政务服务

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

坚持问题导向、群众视角,推动改革精准发力。2023年,上海民政持续推动“一件事”改革,牵头完成两项本市重点任务,并配合推进多项国家和长三角重点任务,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一是找准关键,实施革命性再造,推出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目前,社会组织从申请成立到正常开展活动最多需要办理9个事项,涉及8个部门,存在事项整合度不高、跑动次数多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市民政局以社会组织成立登记为中枢,将登记后的刻制印章、开通银行账户、办理社保税务登记等8个事项系统集成,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后台联办”“共享互认”“一体反馈”。2023年9月15日社会组织成立“一件事”正式上线运行后,将群众办事环节由目前9个减少至3个,填写的申请表由9份减少至1份,办理时间、跑动次数也大大减少。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36家社会组织通过“一件事”主题窗口完成了成立登记。二是回应市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优化公民身故“一件事”。为切实解决市民群众办理丧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海民政积极牵头拓展了公民身故一件事殡仪服务,于2023年7月31日正式开通上线。市民可通过“一网通办”,享受到殡仪馆选择、遗体接运车辆预约、告别礼厅预订、火化炉型选择等网上服务,实现殡葬服务公开化、透明化、便利化。三是配合国家重点改革任务,落地公民婚育“一件事”。整合民政、公安、卫生健康部门业务办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市统一的公民婚育“一件事”主题窗口,通过一个入口,实现“一窗(端)受理”;优化联办流程,实现“一网办理”;完善联办机制,强化民政部门牵头、各部门各司其职、审管协同和信息共享。截至2023年11月底,共有392对群众从中受益,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办事的获得感。

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思维,打造精品政务服务。自2019年开展首批“一件事”改革以来,上海民政先后牵头推动了8项“一件事”,会同18个部门对57项政务服务实行革命性流程再造,成效显著。一是改革范围不断扩大。上海民政政务改革不断拓展,陆续推出身故、婚育、救助、困境儿童等个人事项“一件事”,以及社会组织登记、社会组织税收优惠、养老机构备案等涉企事项“一件事”。二是改革内容不断深化。在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的同时,上海“一件事”改革不断加码,从政务服务逐步向公共服务延伸。2021年,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进一步拓展改革模式,将一件事一次办拓展升级为一类事一次办;开展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将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形成闭环,实现了“高效管好一件事”。2023年,深化公民身故“一件事”,开通了线上殡仪服务功能,将“一件事”延伸至公共服务领域。三是联动效益不断显现。上海民政协调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推出银行账户开立服务,对接“一网通办”,推进社会组织“一件事”改革,协同财政票据业务实现网办功能,助力教育救助等事项升级全程网办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