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善有你·爱心传递”四川省首届公益慈善文艺晚会现场。 雅江县民政局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 2023年,四川省民政厅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体球网总书记来四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和体球网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体球网民政工作系列部署,守正创新,砥砺前行,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瞄准短板 多点发力 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有爱、有善、有感动!”“视听盛宴,为公益慈善点赞!”“喜欢《平凡中的不平凡》这个节目,让我感动,让我动容。”“优美的歌声表达了爱的传递。”9月6日晚,四川省首届公益慈善文艺晚会网络直播中的一条条弹幕,记录和见证了过去一年四川慈善事业加速发展的历程。2023年,四川省民政厅坚持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试点为牵引,着力夯基补短、大抓动员,聚焦民生、服务大局,有效发挥了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 开展慈善研究,探索慈善发展路子。四川省民政厅深入10余个市(州)实地调研,体球网四川慈善发展现状,摸清四川慈善存在的总量不大、结构不优、人才不足、领域不广、联动不畅、效能不好等“六不”问题;赴上海、浙江、广东、河南、陕西等地考察学习,着力找准对策措施。四川立足全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实际,充分考虑各地慈善基础和文化传统,策划梯次开展慈善城市、慈善镇街、慈善社区三个层级的地域名片综合试点,以及拓展慈善参与领域、健全慈善工作体系、创新慈善工作机制三个方面的慈善工作专项试点。2023年,整合省级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首批奖补支持37个县(市、区)、50个单位开展试点,不到半年时间就撬动社会慈善资源超过7000万元。一年来,全省新发展慈善组织55家,慈善组织达到412家,比去年增长15.4%,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超过4.6万家。全省共设立社区基金会9家,发展社区慈善基金1500余只,登记志愿服务组织(队伍)5.6万个,注册志愿者1488万人。 补齐短板弱项,打牢慈善发展基础。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四川省民政厅积极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和县域慈善发展调研,发现基层党员干部对慈善缺乏充分认识,县域慈善人才不足是制约基层慈善发展的重要短板。为此,四川以训促干,大力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能力、强化专业,有效提升全省慈善服务水平。同时,四川将原省慈善总会改革为省慈善联合总会,着力构建枢纽型、行业型、平台型慈善组织。以总会换届为契机,新吸纳会员184家(人),总会员数达到346家(人),协调民政、审计、工商联等省级部门领导干部兼职,提升总会影响力。 举办公益活动,营造良好慈善氛围。今年5月10日至12日,四川省民政厅以“感恩·奋进·巡礼”为主题,举办汶川特大地震15周年慈善感恩行活动,邀请20个省市参加,拉紧纽带、深化合作。四川省慈善联合总会和20余家省(市)慈善会(基金会)共同发起倡议,建立联动机制,深化区域合作,续写慈善发展新篇。9月6日举办的“蜀善有你·爱心传递”四川首届公益慈善文艺晚会,讲述慈善故事、传播慈善文化、凝聚慈善力量,吸引了150万人次在线观看。全省围绕“携手参与慈善,共创美好生活”主题,集中开展“中华慈善日”“天府慈善月”主题宣传活动2289场,带动325万人次参与,募集善款1.6亿元、物资7.15万件。遂宁、德阳、达州、资阳、眉山等市先后召开了慈善大会(晚会),带动了全省慈心善举蔚然成风。 兜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023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社会救助摆进治蜀兴川大局、列入重点工作谋划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民政部门聚焦促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兜紧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更好服务和保障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推进社会救助提质扩围,稳住民生兜底“基本盘”。四川聚焦“社会政策要兜住底”,从“扩围、增效、补短、赋能、防漏”五个方面系统推进。一是制度扩围,完善收支核算方式、开展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推动低保等社会救助覆盖更多低收入群众。二是提标增效,省委、省政府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列入“30件民生实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省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低限调整提高,达到每人每月740元、每人每月533元。三是完善机制,四川省民政厅会同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出台《体球网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修订《四川省临时救助工作规程》,为推动制度扩围提供政策支撑。四是赋能夯基,鼓励支持各地开展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再造经办服务流程;迭代升级“天府救助通”智慧救助平台,提高基层响应救助需求速度;会同省委组织部举办“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专题研讨班,指导各地通过组织政策培训班、工作座谈会、乡村院坝会,提升全省社会救助干部队伍业务整体水平,累计培训4000余人次。五是坚决防漏,分片区召开工作座谈会,集中调度各地工作进展,向各市(州)党委、政府印送《社会救助数字解读》,为各地抓好低保提质扩围提供决策参考。 强化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织密综合救助“保障网”。四川不断完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增强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精准识别、综合救助能力。一是充实监测力量,下发《体球网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的通知》,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将610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二是开展预警监测,完善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建立潜在救助对象预警指标、在保对象疑点预警指标两个算法清单,先后向各地推送35万条预警线索信息,全省各地正在根据预警线索信息开展走访核实,主动排查潜在困难群众,引导申请相应救助政策,对2.7万预警对象通过纳入低保等救助政策、调整补助水平、转介专项救助等方式消除预警。三是协同兜住底线,指导全省民政部门加强与乡村振兴部门政策衔接、工作对接、信息共享,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作为防范规模性返贫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省23.4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特困等兜底保障,占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总数的近50%。 开展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专项行动,把关爱送到“心坎上”。四川省民政厅结合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制定印发《困难群众温暖过冬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9项具体举措,指导各地民政部门为民服务办实事、兜底解忧暖民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温暖过冬实际困难。一是突出保基本,明确加强低收入人口监测和救助、及时发放各类资金和物资等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应保尽保”。二是突出兜底线,明确组织开展困难群众集中慰问、加强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和探访、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主动排查隐患落实安全责任等措施,最大限度防范化解涉及民政服务对象的风险隐患。三是突出救急难,明确发挥临时救助作用为遇困群众救急解难、抓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措施,通过为因各种原因导致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应急性、过渡性基本生活保障,帮助他们解决一时之困。四是突出可持续,明确了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关爱帮扶等措施,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困难群众的良好氛围,能够让困难群众更有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省慈善联合总会发出倡议,号召全省各级慈善组织联动开展“四川慈善情暖万家”新年关爱慰问活动,截至目前已落实慰问资金近2300万元。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四川省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聚焦老年人群实际需求,聚力改革创新,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完善制度设计保驾护航。省民政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推动省政府出台《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从特惠到普惠,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制定发布《四川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创新拓展了老年教育、社区服务、法律服务、生活优待、文体活动等基本公共服务中涉及养老服务的内容。制定实施《体球网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工作方案》和《“蜀适幸福食光”老年助餐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印发《四川省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工作导则(试行)》《四川省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营导则(试行)》等5个规范,养老服务政策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健全服务体系加强供给。四川全年省级投入养老服务发展专项资金11.43亿元,提升县域养老服务承载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片区化集约化布局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全年新建104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市级养老应急救援中心、58个街道或乡镇老年助餐网络,改造提升6250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7.1万户,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全省街道层面100%覆盖,推动“家门口养老”便捷可及。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完善,新建2个县级农村失能老年人照护机构、2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新增床位1100张。顺利实施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撤并关停一批、提档升级一批、示范新建一批”提升计划,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实现县级全覆盖,累计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38个、村级养老服务互助点位5070个。 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四川创新实施“爱·惠·家”优化孤寡老人服务行动,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依托四川省智慧养老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孤寡老人数据库,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全面开展“爱心敲门”“安心守护”“慈善关爱”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行动,建设7个市州级养老服务应急救援中心,惠及200余万困难老年人。创新实施失能老人照护行动,将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护理能力提升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加以推进,改造床位6250张。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创建43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型示范社区。实施全国首个养老服务高新技术重点研发项目,通过“智慧终端+应用场景+数据分析”提升照护智能化水平。创新实施全省“蜀养人才培英工程”,编制养老服务领域培训大纲和教材,成功举办第7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全年培训养老师资、养老院院长、养老护理员、养老评估师等人才5.9万人次。开展第5届四川省孝亲敬老楷模(养老机构院长)、优秀养老护理员、优秀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评选表彰,敬老爱老孝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日益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