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在金山养老院进行爱心义诊。 厦门市南普陀寺慈善会开展“行舟百渡”金秋助学活动。 兜牢底线、补齐短板、加大投入、提升服务……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民政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把民政服务对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兜住兜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2023年,厦门市民政局聚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民生底线。目前,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120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80元。 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厦门市民政局把提升困难群众福祉作为目标,切实做好救助帮扶工作。印发社会救助“一事一议”工作规范,切实解决群众特殊个案在社会救助政策施行中存在的难点,提高社会救助的可及性、时效性和规范性;推动“扶残助困一件事”就近能办、就近帮代办,推动集成办理效率提速增效,全年为3.9万余名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1.46亿元。 让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更便捷、高效、精准,厦门市民政局依托智慧民政平台,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对接医保、卫健、残联、教育等部门24类信息52个数据接口,汇聚170多万条数据,全年累计监测低保、特困、低保边缘等低收入人口60327人,主动实施救助及纳入保障1142人。同时,市民政局不断完善“i厦门”APP“社会救助”模块功能,为申请对象提供家庭经济状况人脸识别“秒核”服务,全年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协查比对28.78万人次。 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厦门市民政局紧盯困境儿童所需所盼,不断推动完善儿童福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用心呵护国家的希望,用情守护民族的未来。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制定未成年人保护个案会商制度,建立市、区未保中心、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四级保护体系,高标准建成24个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依托智慧民政平台,建成收养意愿登记系统、收养评估系统,全面规范收养登记工作,实现收养工作智能化、信息化、透明化。投入1502万元实施“福蕾行动计划”,推进假期关爱、结对帮扶、亲情关爱等十项工程,开展活动1342场,惠及3万余人次,帮助困难儿童走出困境893人次。投资1.37亿元实施市社会福利中心改扩建工程,推动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等服务一体化发展。与医保、教育共享困境儿童信息,实现专项救助“免申即享”,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2800元。 加快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2023年,厦门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增加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印发《厦门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厦门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市民政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厦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实施方案》,建立孤寡、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生特殊家庭等7类老年人探访关爱机制。规范家庭养老床位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为需要长期照护的失能老年人建设1800余张家庭养老床位。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纾困帮扶措施,推动建设4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6个长者食堂;为45.75万名户籍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总保费3510万余元;为5.7万名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8000万余元和老年节慰问金587万余元。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功能和扩大应用范围,厦门市民政局不断提高养老服务精准度和便利化。如今,“智慧养老”板块已纳入“i厦门”政务服务平台,建立覆盖全市40多万老年人、660个社区服务站点、2300多名服务人员的养老大数据库,老人或其家属可根据需求在“i厦门”APP上“下单”或拨打服务热线定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