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华 葛 鹏
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呈现出质量提升、作用渐显的良好态势,成为建设现代化新长沙的重要力量。但同时,也存在着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品牌特色亮点不突出、业内交流互动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培育高质量的社会组织,推动本土社会组织从“增量”到“提质”的转变,成为社会组织孵化平台的“重头戏”。
在长沙市民政局指导下,长沙市社会组织孵化服务基地(以下简称市基地)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能力提升、交流展示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搭建起适合长沙社会组织发展的多功能服务平台。 主要措施
经过三年的实践,市基地项目运营方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进一步加大对市基地项目人、财、物的投入,稳步推进全市本级社会组织在培育扶持、政策咨询、党建强化、能力提升、交流展示等领域,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扎实推进市基地积极融入全市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一盘棋”。
(一)多层次的孵化培育服务平台
市基地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注册登记指导、党建工作辅助支持、项目管理、资源链接等孵化培育服务,打造多层次的孵化培育服务平台,有效助力筹建型和初创型的社会组织解决起步难题。
一是做好政策咨询的“解答员”。当前有关社会组织的支持政策多、领域广、条款细,新筹建的社会组织相关人员要在短时间内完全学懂弄通不容易,市基地收集并整理政策法规制作《长沙市本级社会组织成立登记指导手册》《长沙市体球网成立登记业务流程图》《长沙市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业务流程图》。通过电话、QQ群、微信等方式,发挥好市基地政策咨询平台作用,累计为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政策解答1000余次,帮助其了解政策、学习政策、用好政策。
二是做好党务工作“协作员”。认真贯彻落实《体球网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精神,市基地积极对接湖南党史陈列馆等6处适合社会组织参观学习的党建阵地,便于社会组织党组织探索党建引领新思路新举措。对于筹备成立期的社会组织,市基地提前了解社会组织党员情况,告知社会组织负责人应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写入组织章程,引导社会组织了解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三是做好项目管理的“引路员”。初创型的社会组织造血能力相对较弱,缺少项目执行人与运营管理经验。市基地举办“青年公益从业者能力建设计划” “品牌项目能力支持计划”,以系统化的梳理、一对一指导帮助孵化培育期的社会组织负责人持续性地梳理组织战略、目标与发展策略,规划更清晰的发展路径,全面参与项目设计、项目执行、项目评估、项目倡导等项目管理全过程。
四是做好资源支持的“推介员”。信息获取渠道少、资源匮乏、人才稀缺是初创型社会组织发展的痛点难点,因此,扩展资源共享与服务支持平台,更利于促进社会组织的良性运行和作用发挥。市基地积极链接基金会资源为社会组织牵线搭桥,助力49家市、区(县)级社会组织与基金会合作,并促成多个公益项目落地,包括乡村振兴、救援救灾、品牌建设等内容,所链接资源价值超百万元。目前,市基地已成为对接多方资源的重要渠道,推进社会组织与初创型社会组织间的资源互通、效益共享。
(二)多样化的能力建设指导平台
市基地把推动社会组织能力提升作为自身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并在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规范引导上着力打造多样化的能力建设指导平台。
一是专业引领,打造全面、多元的项目团队。市基地组建了一支专业突出、执行力强的社会组织服务专业队伍,推动市基地打造能力建设指导平台,让服务对象了解如何对接资源、组建项目团队、做好内部治理等内容,有了专业化、可操作的方式方法。
二是培训引人,深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课程体系。市基地以社会组织发展及从业人员需求为切入点,设计完成《长沙市社会组织需求调查问卷》,开展服务调研,摸清需求、梳理体系。在法人治理、品牌建设、财税管理、年检指导等领域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全面、多元的优质课程,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
三是规范引路,联动各方对社会组织的综合监管。市基地在抓好社会组织能力提升的同时,对年检存在问题的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整改意见,协助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和市人社局等政府职能部门规范和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多渠道的交流展示平台
以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为宣传展示阵地,常态化挖掘长沙市社会组织的工作亮点以及先进典型,提高长沙市社会组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多渠道的交流展示宣传平台,有力引导发展型社会组织向示范型社会组织转型。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示范基地建设。市基地对照《长沙市民政局直管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五化”工作标准》,结合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打造“五化”建设示范基地。
二是促进社会组织之间交流互鉴。市基地协助开展6场党建、业务交流座谈会,通过实地参观优秀社会组织的党建阵地建设、深入交流业务发展情况以及互动答疑等环节,帮助50余家新成立、新上任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快速找到对标、锁定目标,促进社会组织良性运行。
三是完善社会组织的品牌宣传与推广。市基地依托“长沙市社会组织孵化服务基地”微信公众号及新闻媒体,累计发布社会组织相关政策信息及先进典型宣传32篇,为社会组织提供信息获取和宣传展示的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服务成效
市基地坚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角度打造立体式服务成效,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资源整合形成具有长沙特色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渠道”可持续运营新模式,达到多方联动、互利共赢、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成效。
(一)宏观层面创新实践“意义大”
一是市基地牢固树立“党建铸魂、业务赋能”的工作思路,以党建统领全局作为制高点,贯穿孵化基地项目始末。此外,改变传统的孵化策略,将以往的孵化调整为培育,提升实际效益。
二是市基地注重党建赋能,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把做好党建才能行稳致远的信条入脑入心。
(二)中观层面行业支持“服务实”
一是着重培养一批市本级社会组织的高素质人才。市基地做深做实、做精做细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课程体系,将市本级社会组织的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党的建设、财税管理、内部治理、项目开发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强化继续教育,累计培训社会组织从业者超1000人次。
二是着重链接一批有实效、分量足的公益资源。市基地一头广泛掌握长沙市社会组织的资源需求,一头积极对接公益慈善组织等资源方,将优质资源、公益项目落地长沙,扩大了社会组织获取资源的渠道。
三是着重营造一个“比学赶帮”的行业氛围。市基地以社会组织交流学习为切入点,邀请优秀社会组织代表畅谈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又借助新媒体等主流平台,推出反映行业发展的报道,引起长沙社会组织互学互鉴,并引起全社会对社会组织行业的关注和支持。
(三)微观层面精耕细作“工作细”
一是每年协助市民政局指导近300家市本级社会组织完成注册登记、政策咨询服务、换届等工作。二是兼顾社会组织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个别化、针对性培育服务,协助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进行实地督察工作,提升社会组织的综合服务水平。三是市基地针对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提升专业能力等需求组织专题培训,提升社会组织从业者的专业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湖南乐创公益慈善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