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3·甘肃 聚力增进陇原大地民生福祉

时间: 2023-12-27 09:14   来源:中国社会报

定西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困难群众。

本报记者   祝   闯

2023年,甘肃省民政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体球网总书记“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目标要求,牵头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稳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通过办好桩桩件件为民实事,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范围更广  对象更多  标准更高

社会救助兜牢民生底线

社会救助关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甘肃省民政厅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共同发力,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为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甘肃省出台《体球网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全面做好低收入人口认定、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落实《甘肃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帮扶办法》,规范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低收入人口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和救助帮扶措施等;印发《体球网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工作机制的通知》,指导各地民政部门构建主动发现网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报告制度。此外,甘肃省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岗位、村干部兼任等方式,设立村级社会救助协理员,定期开展入户走访,跟进实施救助帮扶。

紧紧围绕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的目标要求,甘肃省民政厅联合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印发《体球网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加大低保等制度落实力度,规范完善低保准入条件,完善低保家庭经济状况评估认定,有序推进扩围增效工作,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相应救助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90.06万人,保障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0.17万人。同时,联合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统筹社会救助资源,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将城乡低保对象、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10大类400余万人纳入监测范围,瞄准因病、因学、因残、因失业等主要返贫致贫因素设立预警指标,通过线上大数据监测、线下“铁脚板”核查,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为提高临时救助质效,甘肃省民政厅根据困难类型、困难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精准认定对象,科学确定标准,采取“先行救助”“跟进救助”“急难发生地救助”等救助方式,确保困难群众受助及时。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低保及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心理慰藉等服务。截至目前,全省为有服务需求的特困人员和低收入家庭开展各类服务近368万人次。

完善制度  构建网络  加强监管

养老服务“甘肃模式”落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2023年,甘肃省民政系统着力打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甘肃模式”。

甘肃省建立省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甘肃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省民政厅及时建立相应任务台账并实行“季调度”,统筹多方力量推动工作见行见效。同时,省民政厅联合有关部门出台探访关爱、人才培训、综合监管等文件40余个。

为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甘肃省健全完善“县有特困供养机构、乡镇有中心敬老院和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有互助幸福院”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体系。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实事项目,各级财政补助资金9.7亿元。同时,制定《甘肃省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管理指引(第二版)》《甘肃省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运营管理指引(第二版)》,规范为民实事规划建设、功能设置、适老化改造、安全管理及运营监管等内容。

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甘肃省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护理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津贴等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强化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开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争取中央专项资金1.7亿元,建成家庭养老床位7384张,对3.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依托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吃饭、看病、家政等居家上门服务。对独居、留守、失能等老年人开展探访关爱服务,为有需求的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定期提供打扫卫生、洗衣、理发等服务。

为确保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和服务质量稳定向好,甘肃省民政厅建立养老服务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多部门联合开展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整治、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养老诈骗整治、燃气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省级示范机构创建工作。通过依托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甘肃省中心医院等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实施康养人才培训计划以及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等,建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面对面  手拉手  心贴心

“结对帮扶”惠民生暖心窝

甘肃省全力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结对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发《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实施方案》,动员引导全省各级干部与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结对,紧盯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在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外面临的现实困难,在全面落实基本民生保障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开展“认亲结亲、走亲访亲、帮亲助亲”活动。全省25万名党员干部与26.32万名关爱对象结对,详细了解他们的困难。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结对干部累计开展联系交流140.87万人次、走访探视93.37万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6.14万个、帮办实事22.22万件、资助资金(含物资折合)5164.47万元。

随着结对帮扶工作深入开展,甘肃省民政厅先后出台《体球网在结对关爱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行动工作中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甘肃省“福彩圆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项目实施办法》,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解决关爱对象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并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为考上大学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学年资助1万元。

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甘肃省民政厅出台《动员全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鼓励全省社会组织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辅助结对三种方式参与结对关爱行动。截至目前,全省4445家社会组织参与行动,捐款捐物2570.68万元,实施志愿服务项目1591个,与8794名关爱对象建立辅助结对关系。爱心企业、爱心家庭、爱心人士、各级妇联团体会员、巾帼志愿者等社会资源开展“家家幸福一元捐”公益项目,参与人数达43万人次,募集善款300余万元,发放公益项目助学金757.32万元。

2023年,甘肃省其他各项民政工作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救助、关爱服务等工作。通过数据筛查比对、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两项补贴范围。着力加强街面巡查、站内照料、寻亲服务、落户安置等救助管理工作,全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群众8115人次。积极发展壮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社区工作者实名制台账,动员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加强地名规范化管理,省、市、县三级全面建立地名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巩固提升“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成果,组织实施“乡村著名行动”。部署开展第五轮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不断提高依法治界管界水平。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专项行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建设全省殡葬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落实惠民殡葬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积极推进公园式婚姻登记机关建设,通过召开婚俗改革宣传现场会、举办全省婚俗改革文艺比赛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