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尧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家小店火了——顾客如果遇到困难囊中羞涩,只需要告诉店员“来份牛肉面不要牛肉”,就可以吃上一份免费的面条。 类似这样的爱心餐出现在成都市的多家餐馆中。这些自发的助人行为,在用爱心温暖这座城市的同时,也凸显了成都市救助帮扶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成都市民政局着力构建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大救助”服务体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多渠道拓展救助的深度和广度,开展综合性、多层次的救助帮扶。 倡导小善 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 10月31日,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五根松社区居民张某和母亲发生争吵。社工介入后了解到,张某因创业导致负债,目前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没有收入来源,心情有些烦躁,母子二人的关系也变得紧张。社工随即在“心社联动”公益项目发布需求,心理咨询师“接单”后,当天下午就入户,帮助母子俩分析家里的收支情况,及时疏导两人情绪,化解矛盾纠纷。 成都市民政局指导开展的“心社联动”公益项目,旨在满足不同群体对心理关爱的需求,提供心理辅导、心理援助。很多心理咨询师参与其中。 勿以善小而不为。成都市民政局一直在倡导“小慈”“小善”,实施“心社联动”公益项目就是一项具体举措。 据成都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张巧玲介绍,除了为群众提供心理援助,成都市民政局还针对经济困难且不符合低保条件的群众,动员社会力量帮助他们改善居家环境。政府着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通过政府、爱心企业、单位、个人的共同努力,营造互帮互助、乐于助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成都市创新联系群众的方式方法,依托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的基础数据,由街道、社区开展常态化走访,精准对接困难群众,把他们的需求告知社会爱心企业和个人,引导社会力量认领困难群众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每个细微处,“小慈”“小善”让困难群众不仅感受到政府的温暖,也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 走访关爱 织就有温度的兜底保障网 暖阳下,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同街道一心社区宏瑞·阳光郦城小区的微网格长万慧兰步履轻盈地朝着熟悉的楼栋走去。“罗阿姨,您在家吗?”听到熟悉的声音,居民罗珍祥马上热情地打开门。这位独居老人对万慧兰每周一次的探访充满期待。 万慧兰和罗阿姨打过招呼后走进厨房,依次打开灶具、电灯、水龙头,细心检查气、电、水能否正常使用。就连屋顶的烟雾报警器,她也仔细查看。“罗阿姨,都没问题,您放心用,有事随时和我联系。”万慧兰一边轻声叮嘱罗阿姨,一边扫描茶几上的二维码,打开青白江区“入户帮”智慧应用小程序,将本次上门走访情况一一填在对应表格里。 “我们常态化开展特殊困难群众‘红黄蓝’三色走访关爱行动,将特殊困难群众根据身体情况和家庭状况分为红、黄、蓝三色。无人照料、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标注为红色,网格员每天上门走访;有人照料但不能全天候看护、可能发生意外的,标注为黄色,一周至少上门走访一次;有人照料、生活困难的,标注为蓝色,常态关注,一个月至少上门一次。”张巧玲介绍说。 成都市民政局将特殊困难群众巡访关爱与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相结合,通过成都市委党建引领“微网实格”治理工作专班进行推广。在全市党群便民服务中心配备“救助工作人员+救助专业社工+N个志愿者”的服务团队,发挥“微网实格”治理体系优势,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力量、专业力量和志愿服务力量主动服务特殊困难群众,综合运用各类救助政策和社会帮扶资源,分类施策、精准关爱、长效帮扶。同步开发“红黄蓝”三色走访关爱日志台账小程序,与成都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融合,及时更新监测信息。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成都市的“大救助”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一张有温度的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的生活更加温暖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