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 娜 蓦然不觉秋日尽,倏然叶落已成冬。受冷空气影响,北京市气温出现明显下降。连日来,在桥梁涵洞、车站枢纽、建筑工地、废弃厂房等处,各区救助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身影又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全力搜寻、细心守护,用责任和担当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送去关爱。有人身体抱恙时,他们联络医院进行及时救治;有人遇困无助时,他们提供温暖的房间和干净的食品;有人不想再流浪时,他们积极协调返乡事宜……天气虽然寒冷,却抵挡不住一段段救助故事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为临时遇困的北漂男孩牵线搭桥找工作 秋末冬初,在海淀区的一家公司大院内,24岁的小李正在保安岗位上认真值守。身着制服的他,干净利落、干劲十足。很难想象,这个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小伙子,在20多天前还是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人员。 时间回到10月12日下午,怀柔区救助管理站对在街头流浪的小李进行了救助。在救助管理站登记大厅内,个头只有一米五的小李,显得瘦弱无比,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要么低头不作答,要么轻声说一句“不记得了”。“这是一个挺内向、挺倔强的小伙子。”怀柔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刘建国这样描述对小李的初印象。 因在外流浪多天,小李看上去衣衫不整、头发凌乱,工作人员带他洗了一个热水澡,从里到外帮他换了一套全新的衣裤,还给他端去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小伙子,你什么时候来的北京?”“想继续找工作还是回家?我们都可以帮助你。”见小李情绪逐渐稳定,工作人员试探着问。思考片刻后,小李说:“明天告诉你们。” 那一夜,小李一个人住在受助房间内,睡得很安稳。 10月13日,小李早早起床洗漱。睡了一夜踏实觉后,他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当天的早餐是豆浆、鸡蛋、小咸菜等,小李一口气吃了两个油饼。随后,他便主动找到工作人员,聊起了自己的故事。 原来,小李出生在大凉山的一个困难家庭,很早就放弃了学业。听说怀柔旅游资源丰富,还建了中国影视基地,便想到这里来闯一闯。小李曾在一个工厂打工,但因工作量大、工资少辞了职,此后便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饿了就随便吃一口,困了就去网吧过一夜。“我不想回家,想继续在北京打工赚钱。”小李态度坚定地说。 得悉小李的情况后,怀柔区救助管理站站长孙荣军和工作人员一边对他进行安抚,一边帮忙寻找正规的招聘公司。因小李辍学较早,又没有一技之长,最终帮他找到了一份安保工作。得知这个消息后,小李开心地点头应允。工作人员为他准备了食品和新衣服、新鞋,并提供了短途路费,耐心叮嘱后将他送到了汽车站,由他自行前往工作地点。 “看着小李结束流浪,过上了安稳的生活,我们打心底替他高兴。”孙荣军说。 身患重病的他返回了1000公里外的家乡 “您好,这里有一位偏瘫患者无家可归,你们能帮帮他吗?……”前不久的一天深夜,通州区救助管理站的值班人员接到了马驹桥镇一位热心市民的求助电话,工作人员当即驱车前往施救。 凌晨1时13分,受助人员老赵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进了救助管理站的大门。 今年47岁的老赵本是一名来京务工人员。不久前,他因脑梗导致身体左侧偏瘫,住院治疗后尚处于恢复期。患病,不仅让老赵花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导致他身体行动不便、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的他,不得不流落街头。 “老赵是一个特别坚强的人,他一直想着要赶快好起来,继续出去工作赚钱。”通州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李钰子告诉记者,在站期间,工作人员每日照顾老赵穿衣、吃饭、如厕,协助他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刚进站时,老赵只能坐在轮椅上。慢慢地,可以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踱步了。在大家的细心照料和鼓励下,老赵的身体日渐好转,返乡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为此,通州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积极与老赵的家乡吉林省农安县救助管理站进行对接,确定到京接领事宜。 10月18日,农安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驱车带着老赵返回家乡。从清晨6时到晚上8时许,奔波了14个多小时。一路上,工作人员陪老赵聊天,鼓励他积极生活、好好休养。 据农安县救助管理站站长易生武介绍,接回老赵后,大家一刻也不曾停歇,一直在努力帮他寻找家人,“我们联系农安镇及属地派出所为老赵落户并办理了身份证,帮助他提交了低保申请,还陪他到农村信用社办理了银行卡。此后,我们又开车带老赵回到了他的户籍所在地南关村,多方打探始终未能找到他的父母及亲属。” 10月24日,工作人员护送老赵到农安镇养老院。在站生活的这段日子,老赵和工作人员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回想起大家对他的耐心照料,口齿不太清晰的老赵,用力地连声道谢,“谢谢党和政府,谢谢你们跑前跑后地帮助我。1000多公里路,把我接回了家乡,我一定好好进行康复训练。” 在北京、吉林两地救助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身患重病、寻亲不着的老赵得到了妥善安置。易生武告诉记者,目前住在养老院的老赵,生活起居都有专人照料。从11月起,他开始正式享受低保政策,每月能领到低保金835元。 温暖守护生命的最后一程 11月1日18时许,32岁的受助对象博楠(化名)因病重抢救无效在医院安然离世。在住院抢救、治疗的8天时间里,顺义区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守护在博楠身边,为挽救他的生命四处奔走、多方联系,用爱心和责任守护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博楠是一名来京务工人员,公安机关在10月25日将他护送到了救助管理站。那天,还没来得及办理入站手续,博楠就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紧急情况下,工作人员立即拨打了120,由急救车将他护送至顺义区医院救治。经诊断,博楠患有心脏瓣膜病,并伴有心衰、肾衰、高血压等症状,血压一度升高至200mmHg……院方多个科室联合会诊,全力进行抢救。 在博楠住院期间,顺义区救助管理站站长雒星博和工作人员每天都去医院探望。因病情严重,博楠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告诉雒星博,自己出生在甘肃省渭源县的一个困难家庭,父母在老家务农,妹妹在新疆打工,他本人也已在顺义务工多年。据博楠所述,他自幼患先天性心脏病,家里曾在2007年举债十几万元为他做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术。最近1个月,他出现了喘憋、剧烈咳嗽等症状。“我希望能够见母亲和家人一面。”博楠虚弱地说。雒星博一边嘱咐他安心治疗,一边联系他的亲人。 10月30日,辗转奔波于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雒星博终于把博楠的父母和妹妹都接到了医院。“前阵子跟哥哥视频时,我还说他胖了呢。现在想来应该是病情复发导致的浮肿。”博楠的妹妹哭着说,“要不是有你们的帮忙,我们可能连他的最后一面都见不到了。” 11月1日,博楠经抢救无效离世。他的父母决定把儿子能用的器官捐赠出去。就这样,博楠的肝脏和眼角膜又让另外几个家庭有了重获幸福的希望。 雒星博和同事陪同博楠亲属来到顺义区殡仪馆料理后事,帮助他们完成遗体告别、火化等后续工作,让逝者安息、给生者慰藉。 “我们不是北京人,原本也不认识这里的人,但我们却在这里感受到了最大的暖意。哥哥走得很安心,我们全家人都没有遗憾了。”博楠的妹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