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伟涛 广州秋日,繁花烂漫,生机盎然。 行走在这座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城市,随处可见脸上绽放着幸福笑意的人们。 “长者饭堂就设在家门口,每周的菜都不重样,解决了我们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一个大难题。”让74岁的杨奶奶感到幸福的,是一餐饭的温暖。 “工作人员帮我申请了低保,评定了残疾等级并申请补贴,还帮着解决了孙子的入学问题,让我们全家的生活有了希望。”让彭婆婆感到幸福的,是主动救助、及时救助带来的保障。 “我读书时得到过好心人的资助,如今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将爱心传递下去。”让谢先生感到幸福的,是慈善可观可感、幸福可享可得的爱意。 …………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民政部门从一个个民生“小切口”着手,不断提升民生福祉,让群众感受着来自身边的关爱与温暖。 一餐饭的温暖与快乐 临近中午,越秀区洪桥街道三眼井社区长者饭堂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有序排队打好饭,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边吃边聊,宽敞的饭堂里弥漫着浓郁的家庭气息。 “在这里吃一餐饭只需要10多元,菜的种类多,也比较可口,为日常生活减轻了不少负担。”60多岁的王先生一边吃着饭,一边感慨地说,“长者饭堂可真是帮了大忙。”近期,王先生的母亲生病住院,他每天既要到医院照顾,还要回家料理家务,忙得不可开交。“实在忙不过来,我就中午到这里吃饭,感觉口味非常好,试着给母亲带了几次,她也很爱吃。”省去了做饭的烦恼,王先生感觉生活也轻松起来。 农家小炒鸡、土豆焖牛腩、煲排骨汤……每天不重样的饭菜让老人吃得很开心。“这里的汤很有料,我每天都来,有时还会拿饭盒带些回去。”62岁的黎阿姨告诉记者,从家步行到长者饭堂约10分钟,自己经常早早就赶过来,在活动室唱唱歌跳跳舞,和老朋友们一起聊聊天,生活过得很丰富。 众口难调。让老人吃好这一餐饭可不容易。 “以前都认为老年人口味偏淡,饮食应该低油低盐;但实践中发现,如果过于强调低油低盐饮食,一方面容易影响饭菜的口感,另一方面也不一定能达到营养均衡的效果。”洪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密告诉记者,为让老人吃好一餐饭,三眼井社区长者饭堂与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合作,将洪桥街道作为“康养粤菜”进社区的首个推广示范基地,倡导健康饮食。“经过对老年人饮食习惯、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我们选取了近百种菜品,经老年人试吃后,制订出每周不重样的菜谱。”李密说,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长者饭堂还会提供送餐服务,“目前饭堂每天的配餐用餐人数达300余人。” “你在呀!”一见到长者饭堂的负责人李雪琴,74岁的杨奶奶就走过去,和她亲昵地拥抱在一起。“我俩都爱笑,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特别有缘,现在处得和亲人一样。”杨奶奶告诉记者,到长者饭堂用餐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想到这里的活动中心参加活动,和老朋友们聚聚。 在李密看来,长者饭堂更应该是居家生活老年人的一个服务阵地和活动乐园。“洪桥街道有户籍人口4万余人,老年人口约1.3万人,大部分都是居家养老。我们想通过长者饭堂,在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让老年人的居家生活更方便和丰富。”李密告诉记者,三眼井社区长者饭堂每天都会开展不同的活动,还结合传统民俗推出系列活动,“比如我们推出的潮玩系列,有潮玩三月三、潮玩五月五等,包括了一年中的多个传统节日,深受老年人和社区居民的欢迎。” 今年2月,三眼井社区长者饭堂完成了提质增效改造,整合街道颐康中心的功能,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使长者饭堂的功能更加完善。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广州市开始发展以“大配餐”为重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以来,全市已建成长者饭堂1184家,以热乎乎的一餐饭,让老年人感受着温暖与快乐。 及时精准的救助与帮扶 家住白云区鹤龙街道的彭婆婆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但几年前她的儿子因意外去世,已成家的女儿又因故离家,留下3个年幼的孩子由彭婆婆照顾,家庭生活很困难。街道社会救助服务站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协助她申请了低保,评定了残疾等级并申请补贴,还通过综合帮扶解决了其外孙的入学问题,使彭婆婆一家摆脱了生活困境。 “我们社会救助服务站设立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经过资源整合,能给困难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鹤龙街道社工站副站长周丽娥告诉记者,服务站大厅设有专门的接待窗口,群众申办社会救助服务时,由工作人员告知其是否符合救助标准,协助其办理相关申请,并链接资源进行综合帮扶。周丽娥觉得,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更方便,而且社工定期入户走访,也能及时发现群众的困难,提供主动帮扶。 设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是广州市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的一项创新举措。社会救助服务站(点)以“统筹资源、综合帮扶”为建设目标,整合街道救助、家政、就业、社工等综合帮扶项目,线上线下提供救助服务,通过政府兜底保基本、社会参与促提升和个体增能利发展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帮扶质量。 “以前在开展社会救助时,经常会遇到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解决的问题,使救助难以及时有效开展。”白云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赖一晖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白云区推出 “党建+社会救助”,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站资源,设立基层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在党建引领下,推动多元力量参与救助帮扶,形成“区—镇(街)—村(居)—社会力量”衔接互通的四级网络。赖一晖介绍,白云区还着力打造“云助福”服务品牌,实现了社会救助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以“云助学”“云助房”“云助医”“云慈善”等方式,对困难群众进行综合帮扶。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州市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导向,以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数字创新、监管创新为抓手,打造在制度上更加成熟定型、在能力上更加保障有力、在服务上更加便民惠民、在协同上更加高效顺畅的社会救助综合救助格局。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共有社会救助对象约6.06万人,共发放救助金6.81亿元。及时有效、精准可及的救助帮扶,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可感可享的爱心与暖意 “我曾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如今也想用行动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慈善的温暖。”在一处爱心募捐点捐赠后的谢先生说。近年来,广州市努力传播“人人慈善为人人”的理念,让慈善可观可感、让幸福可享可得。 社区是开展慈善的一个阵地,也是最能感知慈善力量和温暖的场所。 走进黄埔区长洲街道“洋城特惠店”,店铺里摆满各种各样富有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吸引着众多游客。“这家店现在可是网红店,每天都有很多外地游客来挑选手工艺品。”长洲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介绍说,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洲街道一些居民受身体、技能等限制难以就业,生活比较困难。2018年,长洲街道“双百工程”社工服务站成立后,在为困难群众提供兜底民生服务的同时,结合当地的旅游文化,成立了“幸福编织”手工坊,利用社区慈善基金开办了“洋城特惠店”和“筑梦小屋”两家店铺,专门销售困难群众制作的手工艺品。近两年来,两家店铺共收到困难群众制作的手工艺品6300余件,获得近4万元的手工费,还为社区慈善基金筹得3.6万余元善款。 像这样的社区慈善基金,目前广州市已有1003个,此外还创建慈善空间1077个,服务群众超9万人次,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向身边人传递着慈善的爱心和善意。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广州民政正通过一件件民生实事,努力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转化成现实,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幸福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