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丽丽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坚持以沂蒙精神为引领,以精准关爱帮扶孤困儿童为宗旨,以“扶困、扶心、扶志、扶技”为路径,创新实施帮扶运作规范化、帮扶主体多元化、帮扶内容全面化的“三化”工程,通过家庭纾困、心灵关怀、爱心助学和精神陪伴,帮助孤困儿童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难题,为孤困儿童搭建起有亲情、有温度的“心灵家园”。 健全三项机制,帮扶运作规范化 河东区注重机制保障,在规范管理上精准发力,健全部门协同联动、精准帮扶、动态管理机制,激活帮扶工作内生动力。 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区级成立由民政、教育、卫健等15个部门单位组成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九宫格”式协调配合工作机制,把孤困儿童关爱保障工作纳入《河东区“十四五”儿童发展规划》,凝聚多方力量构筑“政府助力、志愿团努力、学校发力、社会给力”的关爱帮扶孤困儿童格局。 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实现区级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和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选优配强镇(街道)、村(社区)儿童工作力量,强化走访摸排,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儿童成长信息,定期更新“一人一档”信息库,形成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上下联通、运行顺畅、反应迅速的孤困儿童救助体系。 健全志愿帮扶动态管理机制。做好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注册工作,并实行依法管理。成立6个镇(街道)服务团分团,现有骨干成员65名,招募志愿者523名,志愿服务时长5万余小时。吸纳优秀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服务团,并建立劝退机制,对违反制度、责任心不到位的志愿者予以劝退。 凝聚三方力量,帮扶主体多元化 河东区持续发挥政府单位、驻区企业和志愿者优势,凝聚起关爱帮扶孤困儿童合力。 兜底保障全面到位。自2020年起,连续提高保障标准,切实保障孤困儿童基本生活。为孤困儿童购买“护佑健康”大病保险,实施教育医疗保障和慈善项目帮扶,为孤困儿童进行体检。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持续与驻区企业协调合作,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益,先后组织20余家爱心企业开展捐资助学活动10余次,筹集爱心物资260余万元并全部发放到儿童手中。辖区河东育杰学校、智星实验学校等学校免费接收全市孤困儿童入学。 “五老”志愿者发挥余热。实施“五老”关爱孤困儿童工程,将全区100名有特长、身体好、有热心的退休老同志分类组建志愿者小分队和“关爱工作团”,为40余名留守儿童和孤困儿童提供课业辅导、生活救助、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关爱服务。开展“希望小屋”“爱心妈妈”“青春护考 逐梦远航”等志愿活动100余场次,帮扶孤困儿童700余人次。 打造三个课堂,帮扶内容全面化 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开展红色教育和心理辅导等主题,河东区打造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课堂,推动孤困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打造传统文化课堂。立足沂蒙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为孤困儿童讲述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组建志愿者宣讲团,开办《弟子规》《道德经》等传统文化大讲堂,开设书法、剪纸等传统文化课堂,组织孤困儿童赴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青少年红色教育体验中心、家风家规教育馆等地参观。 打造特色研学课堂。以华东野战军纪念馆为中心,实施青苗工程,把教育引导寓于活动当中,帮助孤困儿童融入集体、敞开心扉和树立自信。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特训营等集体活动60余次,受益孤困儿童1000余人次。爱心学校根据孤困儿童特征和兴趣爱好,开设舞蹈、书法、绘画、音乐等特色课程,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和心理辅导,促进孩子心智健康发展。 打造心理辅导课堂。建成义务教育学校心理咨询室58处,培育218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通过情感抚慰、爱心感化、思想引导等,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组织开展心理辅导活动20余场,举办特训营10余次,通过点滴的关心关爱,把孩子的心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