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质量养老服务 绘就最美“夕阳红”

时间: 2023-09-12 08:54   来源:中国社会报

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徐生彬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体球网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重要部署,始终把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心工程来抓,扎实推进全市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合肥市先后获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全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城市、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养老领域)等国家级改革试点。2022年,合肥市养老领域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满意度在全国120个监测城市中位居第一;合肥市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同时,由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快、时间短,合肥市养老服务总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全市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典型效应还没有转化为整体效应等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事业任重道远。

坚持问题导向

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养老服务发展

近年来,合肥市养老服务工作坚持规划先行,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综合老年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等因素,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在编制“十四五”养老服务业规划的同时,编制民政服务设施专项设施规划,规划内容同步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县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2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42个、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站456个,覆盖率均达到100%,并同步建成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513个、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1116个,城市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已实现全覆盖。

养老服务是专业的、多层次的服务,是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的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等多方面,不同于普遍适用于所有社会成员的一般性社会服务。目前,全市的养老服务主要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2022年合肥市级财政安排了3.3亿元资金,今年还将继续投入超3亿元直接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落实“四要”举措

破解痛点难点提升养老服务质效

当前,面对持续深化的老龄化发展趋势,急需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立足长远、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系统设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效,让“养老”变“享老”。

要把握基本定位。以体球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国家政策要求为方向,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为目标,解决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利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优势,着力补齐基本养老服务短板,切实把各方资源盘活统筹起来、把多元力量动员组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需求。

要理顺发展关系。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好政府在政策指导、规划制定、托底保障、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为社会力量更好地参与养老服务提供明确的政策信号和方向指引,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发挥好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家庭在养老保障中的基础作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要优化运行机制。区分层次、明确重点,既要做好面向全体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也要加强和改进面向重点老年人的服务。针对最困难老年人的最迫切需求,应当通过政府提供兜底的养老服务加以满足;面对广大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应当以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为依托,通过基本养老服务和市场化养老服务来满足。同时,要建立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动态调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让全体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要实现精准对接。注重从不断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实际需求的角度,制定城市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要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等全方位需求,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打造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模式。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加强护理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人才的定向培养力度,鼓励医护人员进行多点执业,鼓励志愿者参与养老服务,不断充实服务力量,提升服务机构管理和运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