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新 程明远
8月1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海油海洋环境与生态保护公益基金会、山东省烟台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在烟台市成功举办。 大赛分为开幕式、水下机器人比赛、中国海洋水下无人智能技术高端学术论坛和闭幕式四个环节。开幕式由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主持。
大赛以“海纳百川 智胜未来”为主题,共设自主水下航行器赛道、遥控水下航行器赛道、创意概念赛道与水产捕捞机器人赛道四项赛程。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等13所高校的24支代表队、百余名师生参赛。
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在讲话中指出,水下机器人是广泛应用于探索海洋世界与开发深海资源等领域的高科技装备,近三十年来,得益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及我国海洋领域相关部门负责人、科学家、企业家等几代海洋人的心血和付出,我国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航器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吕滨表示,海洋基金会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凝聚国内国际资源为职责,积极助推海洋强国建设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已成为我国海洋领域公益服务、国际对话、经济合作和普及教育的大平台。此次海洋基金会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主办大赛,旨在培养高素质水下机器人专业创新人才,推动国内海洋水下机器人领域科技进步,推动中国海洋装备智能化创新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在鲁东大学举办了中国海洋水下无人智能技术高端学术论坛。潘新春以“水下机器人的产业需求与应用”为题作主旨报告。
潘新春认为,站在全球海洋开发、治理、保护、科学研究等角度,中国要想在国际取得海洋话语权,必须大力支持发展水下机器人产业。为此,海洋基金会在论坛上提出以下倡议:一是促进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接产业需求,促进产学研高度融合,依托我国制造业优势,形成水下机器人产业集群。二是加强专业化、年轻化人才培养。要革新教育体系,拓宽就业规模和渠道,建立健全奖励政策,在高校设置水下机器人专业课程和实操培训,设立水下机器人实验室,着力培养专业化年轻人才。三是推动中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国际化、市场化。要加强与国际水下机器人领域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建立或对标国际行业标准,加快装备模块化运作。四是深化试错容错机制,助力实践探索。要为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提供实践平台,给予团队足够的自由度、支持和包容,鼓励在实践过程中“试错”,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潘新春表示,水下机器人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先决条件,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未来,海洋基金会将在资金助力、人才培养、技术支持、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为中国水下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教授分别围绕科研与设计相互作用、水下智能仿生机器人、水下潜航二维姿态估算、水下机器人控制理论、ROV在油气行业的应用等主题做专题报告。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等代表队荣获各类冠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