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储慧静 辽宁省锦州帽山福寿园的功臣园里静静伫立着一座半身雕塑:一位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坚定地站立在洪水中,他的裤腿高高卷起,虽然水位已没过膝盖,但他的右手仍稳稳托起扛在肩上的摄像机,目光炯炯向前……雕塑下方是“抗洪英雄”几个大字,一旁的石碑上记录着他英勇殉职时的场景。 他就是年仅26岁就牺牲在抗洪抢险采访前线的革命烈士——原锦州有线电视台记者杨晔。 “怕死就不能当新闻记者” 时间回溯到1994年7月13日,辽西下了一场罕见大暴雨。当天,作为锦州有线电视台新闻部的值班编辑,杨晔在临下班前得知市委宣传部要求派得力记者去凌海抗洪一线的紧急通知,他找到了同事刘晶,并向新闻部主任发了传呼信息,主动请缨:“今晚我和刘晶去凌海防汛。请回电话468384,告知报道方式。杨晔。”在得到“注意别出问题,带好电池和备用灯,必须搞同期声”的回复后,杨晔急匆匆带上摄像机、电池、备用灯等,与刘晶跳上一台工程车直奔凌海市。 午夜,指挥部接到消息,大凌河镇尤山子一带告急,时任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等一行驱车前往察看灾情,杨晔与刘晶乘坐的工程车紧随其后。不久,两台记者采访车都抛锚了,杨晔便扛着摄像机,刘晶提着备用灯冒雨步行,紧跟张书记一行。急流中前行,他们的鞋子总是掉,干脆就把鞋子脱了,光脚在泥泞的堤坝上走。张书记发现他们在泥里走,忙说:“泥里什么都有,扎了怎么办?进我车里来吧。”雨越下越猛,据刘晶回忆,在从尤山子村返回时,水逐渐漫过车轮、车灯,车子熄火了,大家只得下车手挽手艰难向前跋涉。杨晔近1米7的个头,瘦瘦的,一把抓过26斤重的摄像机扛在肩头,还不忘安慰年仅19岁的刘晶:“别害怕,我们会走出去的。”同行的《锦州日报》记者朱大伟最后一个爬出车门,他凭借新闻记者的敏感拍下了杨晔与刘晶在洪水中艰难跋涉的背影,以及张书记一行挽手向前的画面。就这样,大家在水中前进了近200米,14日凌晨1点半,一个巨浪打来把人们冲散…… 15日15时许,杨晔的遗体被打捞上来,他的双手紧握,抱在胸前,好像搂着他心爱的摄像机。家人悲痛至极,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深明大义。杨晔的父亲杨大勇说:“杨晔小小年纪就这么走了,但是他死得其所。谁让他是新闻记者呢,怕死就不能当新闻记者。” 那张题为《最后的背影》的摄影作品,描绘的是杨晔站在齐腰深的洪水中,一手牢握扛在肩上的摄像机,另一只手紧拽着身边记者同行的手。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始终没有丢掉手中的摄像机,也没有忘记保护自己的同伴…… 当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杨晔同志“革命烈士”称号,中国记协授予杨晔“忠于职守、英勇献身的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广播电影电视部授予杨晔“优秀电视工作者”称号…… “舅舅是英雄是榜样” 在姐姐杨昱的眼中,杨晔从小开朗懂事、勤奋孝顺、成绩优秀,是旁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姐弟俩平时关系很亲密,有什么心里话都会互相倾诉。即使杨晔离开近29年了,只要想起弟弟,杨昱仍旧难忍悲痛,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1993年,从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不久后,杨晔考入锦州有线电视台,他跟姐姐谈心时表示,自己很喜欢新闻行业,理想就是当一名新闻记者。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杨晔能吃苦、肯奋斗。尽管单位离家不远,但杨晔加班是家常便饭。于是,他买了一箱方便面,为的就是熬夜加班时方便对付一口。母亲魏素云说:“每天早晨,我们还没醒,他就在北屋啊啊地清嗓练发音、绕口令,他还制订了100天增肥计划,他说,‘如果身体不好,手没劲就拿不稳摄像机,一抖就没有好效果了。’他买了哑铃、铅球、握力器,练身体,练臂力,练手劲。”父亲在看到最后的那张背影照片时表示:“有人问我:小晔太傻,那时为什么不丢掉摄像机,轻手轻脚有可能捡一条命……但是我的儿子我知道,别说水齐腰深,就是淹到嗓子眼,他也会把摄像机高高举过头顶继续向前走。” 杨晔牺牲的时候,杨昱的孩子刚出生几个月。杨晔对这个小外甥格外疼爱,隔三差五前来看望,还半开玩笑说道:“以后我的小外甥我来管,你们啊谁都别跟我抢。” 等孩子长大了,杨昱就会对着那几张珍贵合影向他讲述舅舅过去的点点滴滴,不仅让他知道那个夜晚的英勇故事,也让他尽可能全面了解舅舅是个怎样的人。2004年,杨晔牺牲10周年之际,杨昱把孩子带到了锦州帽山福寿园,见证了锦州市广播电视局、锦州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的杨晔雕塑落成,再次感受敬业忠诚的精神力量和纯洁美好的人性光辉。 “舅舅是英雄是榜样”这种力量一直默默鞭策着小外甥,从班级里的学生干部到工作岗位的业务骨干,一路努力上进,时而感慨“如果舅舅还在该多好。”如今,小外甥也成家生子,他会继续将舅舅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 新闻界同行与你同行 回想杨晔短暂而灿烂的职业生涯,新闻战线的同事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呢? ——是他爱学习、善钻研。他常说电视知识日新月异,不学习怎么行?平时衬衫都舍不得多买一件的杨晔,在买书上却从不吝啬:《编辑学概论》《电视辞典》《新闻采访学》等他一有空就翻上几页,同事买的一本《电视摄像艺术》还没等看完就被他借去熬夜苦读,台里的一套《拍电视》教学片,也被他不知看了多少遍。 ——是他有能力、肯担当。在有线台试播期间,杨晔就肩负起5个文艺与服务性栏目的重任,其中由他编辑的《CA演播室》等栏目深受观众好评。1994年年初,台里为纪念开播一周年特别策划了主题宣传片,杨晔主动挑起大梁。时间紧迫,他一晚上完成了5000字的初稿,又熬了几个大夜,甚至把自己反锁在屋里,集中精力查资料、选素材,把上百本素材带一一过目,最终制作完成了这部《历史性的跨越》特别节目。 ——是他谦和友善、乐于助人。在同事们眼中,杨晔总是笑眯眯地帮助解决各种困难:除夕帮着外出采访摄像没有怨言;一头扎进片带库找资料,熬夜看片、找素材也心甘情愿。他撰写的稿子,都要和主持人充分沟通,谦和地征求主持人修改意见。 在整理杨晔作品时,锦州有线电视台的新闻同行发现他在一篇大学生见义勇为的报道中写道:“在避风港中的船是最安全的,然而造船的目的并不在于此。面对这位英勇的大学生,是不是可以说他没有辜负造船者的苦心呢?如果每个人都能以正直和良心参与社会生活的话,那么像朱存志这样的勇士又何止一人!”在同行心中,杨晔就是这样一位勇士,他不仅用心灵写下了这段话,更用生命实践了这段话,让新闻界同行体会到了“记者”这两个字的含义和分量。 就像北方广电锦州有线制作的纪录片《杨晔——与你同行》中说的那样:“我们不想把你罩上光环,打扮成传奇式的英雄。我相信,面对洪水你也会害怕。谁不珍惜青春、幸福与爱情?在你倒下的地方,站起来一代电视人的信念、敬业与忠诚。让我们再一次轻轻地、轻轻地走进荧屏,寻找你光荣的行踪。你已融入真善美三原色的画面,温馨着这片热土、牵挂着这片乡情,你已化作闪光的星辰走出荧屏,升上天空。”